- 註冊時間
- 2015-6-24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36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003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應該如何去超脫欲望和貪念呢?
人只要一起貪念,煩惱就會隨之而來。請教老和尚:我們應該如何去超脫這些欲望和貪念呢?
老和尚開示:
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一個人的福德,有些是前世修的,有些是現世修的。如果前世修了善法、累積福德,今生只要稍作努力,一定是水到渠成,無論是名或利都能有所成就。相反地,如果前世沒有修善法、沒有修福報,就得靠現在精進努力。現在努力的方向:第一、要從事正業與淨業;第二、要積極地修善法、修福報;第三、要知慚、知愧。只要能從這三個方向去努力,就能改變自己不好的命運,否則功名利祿要有所成就是不容易的。
有一次,釋迦牟尼佛帶了幾個弟子在外面托缽行化。走在路上,看到旁邊的土溝裡堆了幾個麻袋,打開麻袋,裡面裝了很多的黃金。佛的弟子阿難尊者就問世尊:「我們把這些黃金扛回去,修建道場好不好?」釋迦牟尼佛卻說:「這不是黃金,是毒蛇。我們不能拿這些東西。」弟子們實在想不通,明明看到的是黃金,怎麼世尊說它是毒蛇呢?
過了一會兒,一個流浪漢到了這個地方,看到土溝裡的黃金,高興的不得了,就設法把黃金載了回去。流浪漢一下子成了暴發戶,不但買了很多的土地,而且建一座富麗堂皇的莊院。他的親戚朋友看他突然變得很有錢,紛紛跑來向他借錢。但他是個慳貪的吝嗇鬼,一毛不拔,當然是一點也不借。朋友當中有人起了煩惱,就到縣府裡去檢舉他,說這個人的錢財是無中生有,若不是偷的就是搶的。
縣府衙門馬上把這案子轉呈到上面。經過調查,皇宮國庫的確掉了幾袋的黃金。皇帝於是下令,將這個流浪漢所有的黃金、田地、家宅通通沒收,而且還判他死刑,殺頭警眾。這個消息傳到佛陀講法的精舍,佛陀於是告訴大眾:「黃金就像毒蛇一樣,能毒害我們的心,這個人是被毒蛇害死掉的。」這就是貪心的結果。
無論是自己的錢財,或是別人的錢財,都不要去貪。自己的錢財,要用在該用的地方,要用來修善積福。別人的錢財,根本就不是自己的,不要去強求。非份之財,由其不能要。儒家也講:「臨財勿茍得,臨難勿茍免。」如果每個人都能本著這個原則來作人做事,自然而然地就能逢凶化吉,人生就會愈走愈光明。
貪心的人,什麼糊塗事情都做得出來。不貪心的人,自己有自己的主張,知道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這就是智慧。有了智慧,我們的心就能夠靜、能夠定,一切行事也都能夠增長善法。
人除了物質生活以外,還要重視心靈的淨化與提升,這才是真正的菩薩行。相反地,如果一個人只知道沉醉在紙醉金迷、花天酒地當中,無論擁有多少財富,心靈始終是貧窮的,而且將來還會墮落。這念心如果起了貪心,就屬於餓鬼道的眾生;起了慈悲心,乃至於布施的心,這就是菩薩的發心,生命一定會愈來愈光明。 (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