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5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八大人覺經十講-星雲法師講-第一講-002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24 22:04:1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經題的解釋

佛說八大人覺經

教主本師釋迦牟尼佛,本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子,因要了脫生死,救度眾生,於十九歲時,毅然捨棄人間不實的王子虛榮,出家學道;三十一歲時,終於在菩提樹下成就無上正覺,說法度生四十九年;八十歲時,於娑羅雙樹下進入涅槃。一切佛經經題均有「佛說」二字,即一切佛經均為本師釋迦牟尼佛所說,此經當然也不例外。

在講說此經經題的時候,我們先要對「大人」這個名詞有所瞭解,因為這裏所講的大人,不是「大人」、「小人」的大人,也不是指做大官的,或是經營大買賣的才叫做大人。本經不是告訴人升官發財的方法,本經所講的大人,是指辦了生脫死及廣度眾生大事業的人,亦即「菩薩」之意。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翻譯成我國的文字,是「覺有情」,或「大道心眾生」的意思。我們一說到菩薩,有人就會想起供在寺院大雄寶殿中央的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等。不錯,觀世音、地藏都是菩薩,但這裏所講的菩薩大人,指的是進入佛門已經發心學道的菩薩。

你們或許要問:人,怎麼可以稱做菩薩?其實,菩薩不是畫像,不是光供在三寶殿裏給人供養禮拜的,菩薩是象徵著活潑潑的人生,有無限的熱情,有無量的悲願,能夠自利利他的才是真正的活菩薩。

世間上只要多一個人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提心,就多一個菩薩。菩薩分很多的階位,有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五十二階位菩薩。觀世音、地藏、文殊、普賢固然是菩薩,是十地以上的妙覺菩薩。但若是發心辦了生死、度眾生大事業的人,也可稱做菩薩,不過,這只能稱做初發心的菩薩,或是才有信的菩薩。

此經有「八」條修行成佛的方法,是辦了生死、度眾生的「大」事業的「人」所應該「覺」悟的「經」典,所以叫做《八大人覺經》。

說起菩薩的覺悟,這就要講到佛教的心要。佛教,就是要使眾生覺悟之教。佛陀為一大事因緣降誕於世,無非要令眾生入佛知見,無非要開導眾生覺悟之路。覺是迷的反面,眾生流浪生死,輪迴六道,迷失了自己本來面目,所以曰迷;現在若能知道輪迴是苦,生死可畏,覺悟到要照此經八條大人修學的法門去實踐,此謂之覺。

把佛陀說的這八條欲令眾生覺悟的道理集合起來,名曰「經」。經就是徑的意思,徑就是路的意思,照著佛陀指示的路徑去走,就能達到了脫生死、自在安樂的境界。凡是道理之所以能被稱做經:在上要契合歷萬劫而不磨滅的真理,在下要契合千萬變化的眾生根機。本經是佛講說的,而且也是發心的眾生所能修學的,所以經名為《佛說八大人覺經》。

譯人的考證

後漢安息國沙門安世高譯

佛所說的一切經典,本是印度的梵文,把梵文譯為漢文,一定要有譯者,翻譯本經的譯者,就是後漢沙門安世高法師。

後漢是朝代名,就是我國光武中興的後漢;安息國即是現在的波斯;沙門通指學道的人,華言「勤息」,意即「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之謂。後漢是指安世高出生的時間,安息國是指安世高出生的地方,沙門是指安世高的身分,安世高就是翻譯本經的譯者。

法師安世高,亦名安清,本為安息國的王子,繼位以後,終日勞煩的政治生活,使他極不自由,同時更感到富貴榮華的不實,於是讓王位給他的叔叔,他就披著袈裟,出家學道。法師生有語言天才,通曉三十餘國的語言,尤其精通漢文,博覽群經,而且能聽懂鳥獸的語言,一生神異的事跡很多。在漢桓帝的時候,他從安息國來到洛陽,翻譯的經典共有一百餘部,今日所流傳的大概只有三十多部。法師所譯的經論,義理明晰,文字允正,辭而不華,質而不野,在我國初期翻譯經論的歷史上,安世高法師被譽為諸師之冠,可見他在翻譯史上的地位。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21:3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