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保健常識] 老年自殺高危險!背後有2大因子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0-28 08:17: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關於老年憂鬱症的問題,我覺得最需要重視的還是老年人的高自殺率。自殺率會隨著年齡升高,在世界各國是共通的現象。或許是受到大腦神經傳導物質減少的影響,憂鬱症老人也更容易想不開,而選擇輕生。實際上,我曾經有過一次慘痛的經歷。
那應該是我剛到浴風會醫院任職一、兩個月的事,在當時的住院患者中, 有一位出現疑病症症狀的老媽媽,因為狀況改善而一度出院。之後她再次住院,我按照先前的治療方針為她診治,但是當天她就在住院大樓裡上吊自殺了。發現此事的護理師心想不能隨便移動遺體,就一直保持原狀。由於我是她的主治醫師,所以直接被叫到了現場,由我親手將她的遺體放下來。

這對我來說是極為衝擊的體驗,我的情緒陷入谷底,甚至想著「乾脆辭掉精神科算了」。之後,院內開了一場類似反省會的討論會,資深的前輩給了我許多建議。「面對老年患者時,首要之務就是不能忽視憂鬱症的可能性。」——這是我從切身體會中學到的教訓。自此之後二十三年,我再也沒有讓任何一個患者自殺身亡,這是我身為醫師最大的驕傲。

老年人是自殺的高風險族群

一般來說,「精神科醫師會經歷多少患者自殺」,可以從統計數據中大致得出。全日本一年間三萬三千名自殺人口中,約有七千名是憂鬱症患者,其實根據研究,自殺人口中罹患憂鬱症的應該有二萬五千人,這七千名是已就醫卻仍然自殺的人。

另一方面,日本國內的精神科醫師約有一萬二千名,這樣計算下來,等於一名醫師每兩年就要經歷一次患者的自殺。回首過往,其實我會選擇成為精神科醫師的原因,是我以為這是患者最不會死亡的醫療科別。

讀者中應該有不少人知道,我在就讀醫學院的六年內,曾經做過補習業、學生寫手、拍過電影,還當過偶像的製作人。當時,我覺得這麼不務正業的自己要是成為直接左右患者生命的內科或外科醫師,那可就糟糕了,因此才選了感覺最無害的精神科。然而,就算是專業精神科醫師,還是每兩年就要經歷一次患者的自殺。

當然,這其中有許多複雜的因素,不能全歸因於醫療上的缺失,但醫生是否認真地診治病患,仍然會使結果大有差異。在那次悔憾的經驗之後,這二十三年來我的患者再也沒有人自殺,而當我以此為傲時,總會有人揶揄:「那是因為你只看老年患者吧?」

老年和憂鬱,是導致自殺的重要因子

別說傻話了,只要看看統計就知道,在三萬三千名自殺人口中,有將近四成、約一萬二千人都是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編註:在台灣,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二○一六年的自殺人口中有超過四分之一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長者,而憂鬱傾向是造成自殺的首要原因。】由數據可知,老年人真的很容易自殺。

然而,旁人卻以為「只看老年患者就不會碰上自殺」,實在與我的本意背道而馳。能有這樣的成果,是因為我非常認真、盡責地去理解和治療患者,才使他們免於自殺的危險。

(本文摘自/他是憂鬱,不是失智了:老年憂鬱症,難以察覺的心病/仲間出版)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0 11:3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