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1-18
- 最後登錄
- 2025-9-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03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7450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如何透過禪修找到這一念心?
修行學佛當中除了誦經、拜佛之外,最重要的是明心見性。古德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請老和尚開示大眾,修行學佛如何『明心見性』?如何透過禪修找到這一念心?
老和尚開示:
外在的物質生活,容易使人迷失本心,而不斷地追求聲色犬馬、功名富貴,往往為了達到目的而做了很多錯事。在佛法來講,迷失心路才會有這種迷惘。儒家講:「歧路亡羊」,外面的路太多了,這念心就像羊一樣,面對叉路走失了。禪宗有一句名言:「十字街頭叉路多」,心作不了主,就會迷失方向,就會走錯路。心路才是真正的路,明白了心路,這條路就是菩提大道。
儒家說:這念心「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退藏於密」。心放開則充滿天地,收回來則密而不見,就在這不可說、不可說的當下。佛法講得更透徹,三千大千世界都在這念心當中,把這念心放開,則周遍沙界;收回來只在這一點、一微塵;證明這念心有體、有用,裡面具足無量功德、無量智慧、無量的神通妙用。真正的心體是無念、無為、無住、不可說的境界,但具足定力與智慧,是定慧等持的境界,安住在這個地方,才是真正的自己。
以前陶淵明也講這個道理,他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忘言是指悟了這念心,到達不可說、不可說的境界,說出來的都是語言、文字的形象而已。但是,真正悟了,也不妨礙說,所說的、所做的都是一種方便,為了指出一條路以達究竟。如果沒有悟到這念心,說也不對、做也不對。
這念心悟了就是道,能安住這念心,人就定了下來,知道人的生命是無窮盡,活在世界上是很有意義、很有價值的。所以,修行就是要悟這個心、明這個心、淨這個心、定這個心,心安住了,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不會錯,時時刻刻都是一條光明大路。(中台世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