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3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憤怒,一頭帶來衝動的魔鬼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3 11:43: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有句話說,“生氣是拿別人做錯的事來懲罰自己。”說得真好!

人盛怒之時,面皮繃緊,臉色劇變,雙目圓睜,牙咬嘴唇,聲高嘶啞,氣喘冒汗,胸脯起伏不定,雙拳緊握,青筋暴起,渾身顫抖。在體內,腎上腺素分泌陡增,心率加快,血氣上湧,血壓升高,憤怒噴薄而出。哎喲!心臟狂跳,已不堪刺激,“嘎嘣”突然停跳,梗死;而或,血壓把大股血液急速推到大腦,頭腦血管不堪重負,驟然破裂,人委頓倒地。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生氣,大概可以稱為生氣的“終極版”。

歷史上,曾有過許多著名的憤怒。

戰國時代,就有《戰國策》論憤怒篇。那歷史記載,秦王耍流氓,號稱要用五百里之地換安陵君的封地,其實不過是想吞併安陵君的封地。安陵君不是傻子,當然不幹,秦王發怒,對安陵君的使者唐雎說:“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於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於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屍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那就要動真格的,真要和秦王玩兒命,這下,秦王服了軟。

三國時期,更有利用憤怒為武器,殺人於無形之中的“諸葛亮三氣周瑜”典故。《三國演義》裡講“曹仁大戰東吳兵,孔明一氣周公瑾”、“玄德智激孫夫人,孔明二氣周公瑾”,等到最後“曹操大宴銅雀台,孔明三氣周公瑾”,那時,周瑜正要出戰西川,孔明忽然差人送信來,勸他不要去取西川,氣他說,如你取西川,那曹軍乘虛攻江南,你江南就完蛋了,真會落個“銅雀春深鎖二喬”了。周瑜讀完信,急氣攻心,口吐鮮血。周瑜自知不久於世,死前歎了口氣說:“既生瑜,何生亮!”連叫數聲而亡,死時僅三十六歲。

到了明末,歷史也因為憤怒而改寫。吳三桂鎮守山海關抵禦清軍。此時,闖王李自成軍隊攻佔了北京,燒搶掠,大將劉宗敏搶掠了吳三桂的家,強佔了陳圓圓,正是“遍索綠珠圍內第,強呼絳樹出雕欄”。吳三桂聞訊,無法忍受所愛之人被人強佔的恥辱,拍案而起,“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原本有意歸順李自成的吳三桂,作出與李自成為敵的決定,打開山海關城門,迎清軍入關,滿人入主中原,漢家失去江山。而由此吳三桂也付出慘重的代價,包括父親在內的全家毀滅,自己則戴上一頂漢奸國賊的帽子。

有這許多傳奇的憤怒,於是,有了“憤怒的青年”、“憤怒的小鳥”,還有《怒火攻心》、《憤怒的小孩》等電影大行其道,似乎“憤怒”充滿了張力與宣洩的美感。其實,憤怒無論如何都是一種負面的能量,是藏在我們胸中的利刃,對我們並無太多益處。

或者,是你的期望,竟然出乎意料的落空;或者,無端地你的身心受到傷害,你的利益遭到損失;或者,是惡徒恣意的羞辱踐踏,使你尊嚴受到冒犯;或者,是你的全心全意的付出,收穫的卻是荊棘刺心……,那些痛苦很快形成胸中無名怒火開始燒灼,此時,你已感覺“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就開始通過言語行為,開始傷害自己傷及他人。

憤怒是一隻帶來衝動的魔鬼,危害之大,莫過於斯。怒氣來臨,理智散失,情緒做主,智慧失去了分析判斷,一定會作出後悔的事來。《聊齋志異》有個故事說,有個黑人昆侖奴,得到主人的寵信,主人賞賜他一個膚白貌美的女人做妻子。不久,妻子懷孕,為他生下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昆侖奴甚喜。誰知有別有用心者,挑唆說,那孩子那麼白,一定不是昆侖奴親生的孩子,昆侖奴越想越氣,真是“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回去就先把妻子殺死,又殺兒子,結果殺死兒子時他發現,兒子的骨頭是黑的。明白了自己鑄下大錯。當恨意消散,人的神思鎮定,才真真兒感受到憤怒所帶來無限悔痛。不過,可惜,為時已晚。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20:1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