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01
前陣子,媽媽一位關係不錯的朋友給我介紹物件。
大概描述了下對方的基本情況,聽完就覺得完全不是一個世界的人,當時我的內心是拒絕的,但是媽媽覺得是阿姨介紹的,說什麼也要讓我去見一下,拗不過她,去就去吧,於是我就抱著完成任務的心理去吃了個飯。
雖然只是完成任務,但是起碼的尊重還是要有的,對方主動聊起了“一般下班都幹嘛”這個話題,我實話實說,一般看看書,最近單位要考試,就在準備複習考試。
本就是很正常的交流,沒想到我這話一出,對方吃驚的看著我說:“別開玩笑了,你下了班還看書?”
我不懂笑點在哪,回復道:“對啊,單位要考試啊!”
然後他就一副很不屑的樣子:“考試麼隨便考考就行了喂。”
我頓時石化了。
真是一言不合,就想甩臉走人。
之後也是槽點滿滿,既然已經知道不是志同道合之人,我就也只是默默不多發言,結果他開始給我安利各種網游,男生玩玩遊戲很正常。
關鍵是我忍不住說了一句,其實有空多運動運動也挺好的,沒想到他就各種嫌棄,說什麼打籃球踢足球都是耍酷,還不如在家練遊戲等級。
真的是無力吐槽,於是等他一吃完飯我就趕緊說回家有事便匆匆離開了。
本以為這事就這麼翻篇了,可能是當時的我始終保持著微笑,再加上有禮有節,對方見我回來之後不怎麼搭理他,估計想不通,便托介紹人來問我對他印象怎麼樣。
我實話實說覺得不合適,結果就聽到對方在一邊大聲說:要求這麼高,難怪還沒男朋友!真是哭笑不得,我趕忙和阿姨說再見後就掛了電話。
事後,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總會有些人在得知你沒有男朋友或者間接拒絕了他之後,喜歡甩出一句:還不是因為你要求太高?
我認真問自己,難道真是我要求太高?
冷靜一想,才不是,我既沒要求你家財萬貫,也沒要求你貌似潘安,哪裡要求高了?
總不能來者不拒,人盡可夫吧,那就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也沒有基本的底線了。
更重要的是,為什麼是我要求太高,而不是你太low?
02
由這件相親的事情說開去,但不只是在這樣的情境中,其實在生活中、工作上我們都常常會遇到類似的事情。
比如剛工作那會,自己加班加點完成方案交給領導,自以為完美無缺,可領導看過後卻說不行要返工,頓時那個委屈啊,不甘心啊,心想憑什麼啊,我覺得挺好的啊,都是按要求做的,到底哪裡不對?領導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過幾年等自己慢慢熟悉了業務,看到了其他優秀同事做的成品,也看到了新進員工像當年的自己那樣交出的半成品,才明白了:不是領導要求高,而是自己沒達標卻愚昧不自知。
一個人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和充分的瞭解是非常必要的,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能試圖去衡量別人,瞭解對方。
但往往就是有很多人,當然也包括某些時期的我們自己,對自身的判定都不那麼客觀準確,這才導致了片面地高估自己,誤會他人,也看不到真正應該努力去克服的缺點在哪裡。說到底,這種糊塗是損人還不利己的。
習慣性地把責任都推給對方,其實也是太以自我為中心。
都說我們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的成長環境是性格形成的最大成因,這點我蠻認同的。
我們這一代人,多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愛,爺爺奶奶的愛,外公外婆的愛,簡直是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從小的好話肯定是聽了不少,於是一種優越感和自視甚高的潛意多年來始終縈繞在我們心頭。
這也容易讓人形成一種思維慣式,有問題先從別人那找原因,但這樣想就好比掩耳盜鈴,騙的只能是自己。
人都是有惰性的,特別是一些已經保持了十幾年的觀念和行為方式,即便他人提醒過我們這需要改進,但我們依然不那麼願意改變自己。
於是需要給自己找一個藉口,那便是說服自己錯的是對方,而不是自己,所以我們不用改變什麼。其實承認自己的短板並不可怕,甚至去改變它也沒有多難,只是要在心裡接受這個事實需要勇氣和智慧。
行走在社會這個五顏六色的世界裡,你會發現除了會因為工作的問題而有些建議提給對方,很少會有人站在你的角度,像你的父母或是小學老師那樣,糾正你的站立姿勢,握筆姿勢等等一些細小但都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我們能聽到的更多是讚美,是支持,是鼓勵,都是些看起來很美好的態度回饋,但是無論在什麼階段哪個方面,我們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需要質疑,需要批評。
既然無法獲取他人的監督和指點,那就只能靠自己的反思。越往後越會發現,反思是另一個理智的自己,另一個摯友。他瞭解你,但卻不會包庇你,發現不足從而幫助你不斷完善自我。
03
其實換個角度想想,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會抱怨別人眼光高。
但這也是最可以理解的事情,除了一些自我感覺過於良好的人,的確有那麼一些人的高要求是源于對自我優越條件的肯定和自信,人家確實優秀,那他要求另一半優秀也是情有可原。
除了抱怨,我們是否應該覺得是自己還需要努力升值,進到更高階,這樣遇到喜歡的人,才能真正把握住自己的幸福,才可以毫不自卑地對他說,我可以配得上你。
高要求本沒錯,錯的是一個low的自己。
有時候,聽的多了,一些耳根子軟的姑娘也會犯迷糊,甚至質疑自己是否確實應該“降低要求”。
之前一位朋友A就和我聊過這個話題,她也是相親多次都無感,被父母長輩一致認為要求太高。
我問了問她到底為什麼拒絕那些相親物件,A說的有理有據,合情合理,我覺得這姑娘是對自己也是對他人負責,並不是說拒絕就是要求高低的問題,那些人怎麼也不想想人家姑娘為何要拒絕你。
愛她應該要努力變更好,而不是想拉她下一個低Level和自己相配。
剛開始A也是很堅持自己的原則的,但慢慢地她開始覺得始終遇不到合適的一定也是自己太苛刻了些,終於她決定只要對方不是讓她忍無可忍,她都願意試一試。
過了一陣子,A又來找我了,她告訴我,自己強忍著各種不適感和對方處了半個月,實在受不了了,生活習慣,甚至三觀都完全不搭。
所以啊,我們對他人的要求其實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不合適多半是因為雙方不是處在一個段位上,差距太大,也就有了不適感。
只要是在理性認識自己的基礎上,我們的要求便是我們過好這一生的合理訴求,也是美好追求,大可不必為了別人的一句打壓的話來懷疑自己。
“理想要有,要求也要有,達不到就該回去閉關修煉,而不是一味抱怨門檻太高,怎麼不說自己能力太菜呢!”這句話無論我們是主體還是客體,都同樣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