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第三十品-003 [複製連結]

Rank: 4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8-11-27 05:56:1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第八識和種性

  講到這裡,我們就要研究般若,要研究般若就要研究唯識,不然對於專門講性空道理的性宗,就迷糊了。性空的道理一搞迷糊,學佛落入錯誤的知見,那是一個斷滅見的空,把空當成什麼都沒有,那是邪見。空是一個境界,心性之學,般若,在金剛經中只用一個心,就代表了一切。唯識宗法相宗把這個心分析來講,變成八個識,叫做八識。
  八識中的第六識是意識。意識,我們容易懂,就是我們心理上思想所起的作用,也就是意識狀態。作夢也是意識背面的一部分,心理學叫做下意識。在唯識學上夢是屬於獨影意識的作用,獨影意識還有其他很多的作用。第八部分阿賴耶識包括了現在、過去、未來的時間與空間,也包括了過去的因、種子和未來的種性,這就是三世因果的學理基礎。
  同一個父母生下來的兄弟姊妹,每個人個性不一樣,因為父母的遺傳只是一小部分,還有什麼呢?自己帶來的前生的種性、習氣、習慣。這個重要的部分是第八阿賴耶識最重要的種子帶來的。這個種性作用叫做阿陀那識,關於這一點,佛在解深密經上有一首偈子:
    阿陀那識甚深細  一切種子如暴流
    我於凡愚不開演  恐彼分別執為我
  佛法的很多經典都是講空,尤其是般若經。而在法相、唯識的部分,卻不從空來講,而從現有的現象來說明。教育方法路線也不相同,因此在解深密經說到心的本來,心的第八部分——阿陀那識的作用時,他說,你要研究起來,非常難懂,非常深,非常細密,它像那個瀑布,或者像長江裡的流水,看起來千年萬年,水始終在流,實際上大的浪頭流過去了,就不會回來。
  我們剛剛看到前面的這個浪頭,馬上流過了!未來的浪頭又接上來,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物理世界同我們心理世界是差不多的。
  你看流水一個一個浪頭,乍看像固定存在,實際上沒有固定存在,每一個浪頭是每一個水分子點滴構攏來的。假使把這個浪頭水分切開,它也就沒有水了,連帶的瀑布也不能形成了。可憐我們沒有辦法看到,所能看到的,永遠是浪頭。也像電燈打開開關,第一個電源一來,磨擦發了光,又馬上消散了,接著第二個又上來,我們看到的永遠是一個亮光,實際上,過去電不可得,現在電不可得,未來電不可得,不可得也不可得;可是它有電,所謂電者,即是非電,是名為電。

    心念如暴流

  我們的心理狀況也是這樣,一個念頭接一個念頭,活了幾十年,一切種子如瀑布一樣在流。實際上當我們一出娘胎的時候,第一個念頭已經死亡了,第二個念頭又死亡了……你看八點鐘開始,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觀念都在過去。過去不可得,未來怎麼講,我還沒有想它呢!也是不可得。剛說現在,現在不可得,現在就沒有。但是你說沒有嗎?它那股力量硬是存在。一切種子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聰明愚笨,善與惡。善人把善的種子引發了,慢慢再把惡的種子轉變成善的,成為至善之人。這就是修一切善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果你把惡的心念發展下去,善心被它感染了,善心也變成不善的心了。所以說,一切種子如暴流,像瀑布一樣在流。瀑布並不是沒有啊,是有的,「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它永遠在流。所以佛說我於凡愚不開演,因為智慧不夠的人,不敢對他講這個東西。
  你說無我,有一個真我,這個真我沒有辦法加一個名辭,如果加一個恆常不變,就曲解了恆常存在的意義。所以我於凡愚不開演,怕一切眾生的智慧不夠,他用分別心,用世間法的觀念來看這個如暴流的種性,抓住了,以為生命有個真的我,那反而錯了。
  生命的無我之相,是破除眾生抓住小我之相的錯誤。小我之相就是每一個浪花,每一個水分子。能夠把小我之相修持到純淨、空相,才可以找到生命的本來,那是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然後它可以起一合相的作用。什麼一合相呢?真空可以生出一個妙有。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1 12: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