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每個家庭裡都有這樣一位長輩,在大考小考之後,總不會忘問隔壁家老王的兒子你同桌考了多少分。在畢業的時刻,總不會忘你同寢的室友去了哪家公司工作。
你的同桌、室友、隔壁家老王,他們都是別人。
我們太過在乎別人的選擇,也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
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xinwa。微信公眾號銳real(id:ruireal2015)。
1
親密關係
最忌猜疑
A小姐曾向我抱怨,“我不喜歡現在的自己,敏感而且這並不是我自己。”
在與B先生的交往中,A小姐一直扮演著追逐者的角色。
看著B先生微信的字句、朋友圈的狀態、相處時的一些小表情,A小姐都會不自覺地思考B先生在想什麼,但從不開口直接詢問,只是習慣性地陷入自己的思考。
A小姐最近變得易怒疲憊,也許是因為沉溺在這段關係裡,再添上幾分敏感,變得猜疑、患得患失。
猜疑,不是戀愛關係的專利。在友誼中,越親密就越肆意 。
一旦發生爭執,雙方意見不同且僵持不下,而後再面臨類似的問題時,可能就會心生間隙、不自覺地捕捉對方的表情,思考ta的心意為何不再如同從前,但卻無從開口。
其實這種捉摸不僅因為在乎對方,更因為在乎自己在一段感情中的付出。
因為在乎,所以會花費時間去瞭解和思考。但因為分寸的拿捏出現偏差,對方每一個表情、一個動作,都會在你腦海中被過度解讀。
情感的契合其實來源於共同瞭解之後默契配合,不需要敏感到一字一句地斟酌,是大大方方地展示,細水流長地磨合。
2
同事的心思
你別猜
職場中有一句話“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適當地瞭解競爭者的實力,有助於自省,改進自身不足,從而提高競爭力。
若是在競爭中,將自己的思考力全部轉移到了對方身上,勢必會失去自己的節奏。
記得電影《幸福來敲門》的一個情節,在最後一場實習生考試中,Chris Gardner的對手注意到了Chris做題速度非常快,隨後加快自己做題的速度。
慌亂之中, Chris 的對手並沒有意識到原來試題的背面還有題目,挽救已經來不及。
我們都希望能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獲得一份心儀的工作,瞭解對手的實力是必要的, 發現對手的優異,你就會檢視自己的不足之處,促使自己努力改進,但是瞭解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過分地去思考對手的心理,揣測他們的計畫,關注他們的行動;過度地關注與思考,把時間一點點浪費在了對手身上。
於自己,沒有任何調節,沒有時間優化,沒有任何進步,自己原有的節奏也被打破,原本屬於自己的優勢也會消散殆盡,在競爭中敗下陣來。
記得有位HR說過,在面試或者職場交談中,如果想要在最短的時間讓對方記住你,除了思考的對方心理,更加重要的是你要掌握主動權。
在簡短的交談中,適時地展示自己的特點,將對方帶進自己的節奏裡,牽引對方進入到你的領地。
3
思緒無法壓抑
just let it go
有些思緒會不由自主地出現,根本沒有辦法壓抑住。
相傳,在喜馬拉雅山上的一個村莊裡,村民生活十分窮苦,但對神仙極其虔誠,仙人終被感動親身向村民傳授了點金之術.
在離開之前,仙人善意地提醒,在念咒語時千萬不要想到山上的猴子。
結果,村民都沒有成功地使用點金術,因為村民在念咒語的時候總是想起喜馬拉雅山上的猴子。
這種狀況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強迫性思維,強迫且無法停止對某人某事的思考。
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體會?在思考一些事情的時候,頭腦中突然閃現出另外一些想法。
這些想法與自身並沒有太大的利益,但是卻會影響我們的情緒以致於我們無法繼續正確地思考。
我們往往會嘗試控制自己的思緒,但往往控制是無用的。
我們不但控制不了我們的思緒,而且變本加厲地關注、思考、延展,進而關注再次無意間增多,自此陷入了一個閉環當中。
其實在面對突如其來又無意義的念頭時,我們不理睬不堅持,自然過渡即可,不要因為這些思緒平添更多煩惱。
寫在最後
人類本身就是群居動物,我們需要交流,交流之前我們都會思考,但是思考的落腳點,是自己,而非別人。
思考是一種分析,但你分析透所有人,卻遺忘了自己,這是一種致命性的打擊。
不再浪費時間在思考對方身上,只專注於自己,我們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不再輕易陷入患得患失的狀態,也不會那麼容易自亂陣腳。
把握自己的節奏,不受他人的干擾,才是重中之重。
最後,將美國傑出心理諮詢專家露易絲•海的一段話送給大家:
“你有權利以真實的面貌生活在這個世界上,
你不需要躲避或討好任何人,
你在這個世界上的任務
就是充分表達自己的偉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