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4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7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文/蔡沖
1
話說有位大佬散盡萬貫家財,獲得了一次穿越的機會。大佬回到了1998年,找到了那個猶豫不決、手握五十萬現金的青年,並告訴他:“買房吧,十八年後,房價會翻十倍。”青年說:“太謝謝您了!您貴姓?您認識我嗎?”
大佬詭異一笑:“我當然認識你,化騰。我叫周鴻禕。”
如果當初小馬哥腦子一熱買了房,你可能就看不到我在這寫微信了。
歷史是不是很奇妙?就像一場蝴蝶效應。
2
在職業生涯初期,我遇到兩個貴人。
一個相識於火鍋店。
那純粹是個意外。彼時某臺式快捷火鍋剛興起,不像現在遍佈京城。看到一條消息,說望京某分店後天是一周年慶,憑官網列印的優惠券,當天就可打6.9折。
產品常識告訴我,方案設計者的當月績效堪憂;生活經驗告訴我,大部分人都不會帶優惠券;扎實的數學基礎告訴我,這有無風險套利,就算賣五塊錢一張也穩賺不賠。
列印了兩百張,開赴望京。忙活了一中午,掙了二百來塊,卻結識了這個前輩,他覺得“這個小兄弟有點意思”。
在此之前,我是一枚傳統理工男,立志在“c#”或“單片機”領域有所作為。如果那天我沒去望京,而是選擇待在宿舍,今天的我可能正以“資深工程師”的身份坐在BAT的某個工位上。
謝謝前輩看得起,有什麼常帶著這小兄弟。沒見過世面的我,眼界大開,常被震撼:原來世界可以這麼炫,原來商業還可以這麼玩,原來北京有這麼多神人,原來我真不是做技術的材料……
另一個是我的師兄。
母校素來有經驗分享的傳統。臨近畢業,我也跟風寫了一篇《求職記》,一來緬懷青蔥歲月,二來惠及後來之人。
機緣巧合,因這帖子結識了師兄。後來在師兄的引領下,我得以走進波濤洶湧又色彩斑斕的商業世界——感覺就像《海賊王》裡的路飛,進入了偉大航路一樣。
每念及此,還是對師兄都心存感激:至少他把機會給了我,而不是別人。沒有“師傅領進門”的當初,也就沒有我的現在,我的人生亦或是完全不同的模樣。
一場無厘頭的推銷和一篇心血來潮的文章,就這樣改變了我人生軌跡,碰巧發生,毫無徵兆。
想想人生很奇妙,就像一場蝴蝶效應。
3
都說“經商必學胡雪岩”。這位官至極品、富可敵國的紅頂商人,結局可不怎麼美妙。
因為左宗棠,他權勢熏天、不可一世;因為左宗棠,他敗如山倒、晚景淒涼。種下“官商互博”的因,得到“死於政治”的果。而“靠山即火山”的故事,在歷史裡輪回上演,古今無異。
看他起高樓,宴賓客,樓塌了。當年多少意氣風發,如今已“墳頭深深草木森”。
王熙鳳一生狠辣犀利、處處爭先,到頭來“機關算盡太聰明,反倒誤了卿卿性命”。倒是接濟劉姥姥的無心之舉,最後救了女兒巧姐的命。
“多行不義必自斃”是有邏輯依據的:把時間軸拉長了看,所作所為是人生劇本的線索,它會在某個不曾預料的時點,以某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帶來理所應當的結果。
這種情況,佛教裡叫“因果迴圈”,統計學叫“均值回歸”,股市中叫“盈虧同源”,江湖術語叫“遲早要還的”。
長輩告訴我,對別人好,不要期待回報。對十個人好,有一個人回報就不錯了,但過程中,你在輸出靠譜、誠信和感恩,你在傳播品牌和形成口碑。一個不經意的時刻,某個人會想到你,機會來找到你。接著,是一場蝴蝶效應。
“唯天下之至誠,勝天下之至偽;唯天下之至拙,勝天下之至巧”。曾國藩通透如斯,難怪能讓毛、蔣兩位領袖都心悅誠服。
這或許就是“要做好人”的理論基礎了。
4
《愛拼才會贏》裡講:“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到現實一看,你不以為然:老天的許可權只有三分?七分是最低消費!不信去問投胎小能手王思聰同學。
就算“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就算努力的權重只有三分,我們也要100%的努力,因為那七分我們左右不了。努力了,不一定如願;不努力,連機會都沒有。
第一份工作並不輕鬆。記得有段時間,一月休兩天,天天十點半。如你所料,滿滿的負能量:憑什麼有人下班就能走,而我在那吭哧地幹;憑什麼有人動嘴就行,而我要無窮盡地加班?
日子還要繼續,只有安慰自己:多幹點活,多學點東西;學的越多,機會越多。什麼機會?說不清楚。多想無益,幹了這碗雞湯,硬著頭皮繼續。
回頭再看,當時全力以赴,總是對的。公司就這麼大,時間一長,誰是什麼樣大家都清楚。個人的口碑需要點點滴滴的經營,同事的認可、客戶的信任則在一件件事情裡積累。而那段時間辛苦錘煉的基礎能力,則在後來的無數個時刻幫到我,開啟這樣那樣的契機……塞翁失馬,把時間軸拉長了看,壞事可能是好事,吃苦或許是享福。
前輩曾點撥我說,初入職場,要懂得“春種秋收”,而不是“春種春收”。告訴你加班一小時500塊,那誰都會去。你當然可以拒絕無償加班,那也順手拒絕了可能存在的機會。努力不是一天兩天,不是一月兩月,甚至可能一兩年才能看出端倪——生孩子都要十個月呐。
讀曹三公子的《流血的仕途》,看李斯從一階草根到打工皇帝。自離開家鄉,李斯苦心經營、艱苦付出,用十一年換來一個機會:一個“見嬴政一面”的機會,一個“嬴政讓他試一試”的機會。
在北上廣,這樣的故事從不缺少:你用無數個辛苦的日夜,換取一個“試一試”的機會。你都不知道它是什麼,唯有強力輸出和高速成長,等待它,然後抓住它。
有個創業者很困惑,“如何找到自己的團隊”。我的答案是"走出去",去輸出,去挖掘。躺在家裡,團隊不會來,訂單不會來,資源不會來,什麼都不會來;走出去了,或許能有一場蝴蝶效應。
世界確實是不公平的。相比“人民幣玩家”們,草根的裝備先天不足,只能花更多時間,更勤奮磨練技術。機會越滾越多,裝備越換越好,突然一天到了臨界點,於是,鳥槍換炮,屌絲逆襲。
聽上去有點辛苦?說千道萬,都怪丘處機:如果當年丘處機不路過牛家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