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1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6 07:23:18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一切行門,布施列為第一。眾生慳貪是大煩惱,那有貪名貪利的阿羅漢,那有貪名貪利的菩薩?

◎    能見到佛是大福報,現雖未遇佛,而在末法時期尚能見到佛像,亦屬不幸中之大幸,靠一聲佛號即可成就。

◎    凡夫的知見是愛見,有愛見不能出三界,不能了生死。你同他好,來生就與他成眷屬;所以學佛最要緊的是開智慧,有了智慧才可以斷愛。學佛數十年以為自己不錯,一讀大經大論覺得自己非常可憐,大經大論是學佛的根基。拾得放牛到國清寺門前,被寺中僧眾干預,拾得即指牛說:這些牛都是從前寺中的法師。於是一一呼名,牛隻即一一應聲而出。

◎    凡夫的毛病即名與利,發心時很好,稍有名氣,為四眾所供養,即生貢高我慢之心。

◎    往生極樂世界,除本師阿彌陀佛外,並可親近諸佛如來,此係四地菩薩的境界。如肯老實念佛生到極樂世界,等於四地菩薩的地位。我們修淨土法門已經是如此佔了便宜,卻不肯死心蹋地的念佛,還要取巧還要再貪便宜,實在是自暴自棄。

◎    境界現前,千萬不要隨他轉,要不著相,反妄歸真。

◎    小部經論說得太簡單,並且不完全;大經經文長,說得透徹,必須在大經大論上下功夫。

◎    不論世出世間,願為最要。願是志願,《華嚴經》當機上首普賢菩薩有大行大願,是十大願王。「已入普賢廣大願」,是已經如同普賢的大願。

◎    對於佛菩薩的教誨至誠深信、依教奉行謂之信。唯有敬信才能發菩提心,唯有發菩提心才能成無上道,發菩提心之後要學菩薩行,以菩薩行作為我們的榜樣。

◎    六度,後後勝前前。布施必須要捨得、放得下,這個世界沒有一樣是自己的,也沒有一樣可以留戀的,自然而生的才是無住生心,若住一切法即不住般若波羅密。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0 07:2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