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9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我甯要你善良的冷漠,也不要你虛偽的關懷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12 06:14: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視覺志


“考試結果出來了嗎?”
“工作找的怎麼樣?”
“你能拿多少年終獎?”
“為什麼還不結婚?”
“你家小孩這是怎麼了?”

從小到大,我們會聽到無數這樣的話,有一些來自真正關心你的人。我們願意與之交流和傾訴。然而有時同樣的關心,我們聽完,心裡卻並不是很舒服。

但人的第六感有時真的很准,當我們一五一十、誠懇地去應對這些讓我們不舒服的關心時,談著談著,你會發現,對方“熱情”的詢問,很多時候的確並不是真的關心你。

你會發現,很多人沒有邊界感這種東西,自己的事情未必處理得好,卻熱衷於對別人指手畫腳。

世上的關心有很多,不懷好意也在其中。

01

有一種關心很可怕,便是通過揭開你的傷疤來炫耀自己的生活。

“××,你不要熬夜了,你看看你的臉,又暗又黃。你看,我從來不熬夜,所以即使我比你年長幾歲,皮膚也比你好很多。”

朋友,你關心我的皮膚,為什麼要扯自己的皮膚?可是這種人,你不稱讚她皮膚好,她絕不會善罷甘休。

“你怎麼了?和男朋友吵架了?我早跟你說了你家那位真的不靠譜,你看我家這位blablabla……”

直到你說:“哎呀,還是你幸福,你男朋友對你真好。”她才會心滿意足地離去。

更別提那些女兒嫁掉第二天,就開始上門遊說別人家女兒嫁人的七大姑、八大姨們……

一直在想,這種人是有多空虛和可憐。才會用如此迂回的方式,拐彎抹角的去求得別人的稱讚。表面上是關心你,實則不達目的誓不甘休。

以一副過來人的姿態、打著為你好的旗號、不顧別人感受指點別人人生的人。與其說是關心你、為你好,其實不過是自持以勝利者的心態俯視你。

每個人不同,並非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以為自己令人羡慕,說不定別人根本不稀罕。

02

還有一種令人頭疼的關心,來自於比你年長的人。

曾以為年長於自己或是經歷多於自己的人必定有他的智慧,現在發現,他們只不過是愛管閒事。

“××,你今年多大了,結婚了嗎?”

“沒呢,現在還不太想結婚。”

“你現在不想結婚以後一定會後悔,你身為一個女人,沒有孩子,你的人生完整嗎?你對的起你爹媽嗎?我這就是不拿你當外人,是真的關心你才跟你掏心窩子說這些。”

這種動不動就把日子替你打算好了的人,是類似一種生化武器般的族群。他們可能是家對面的碎嘴大姐,可能是生活空虛的七大姑、八大姨。他們根本就不是關心你。也不是真的想要你的生活過的多麼圓滿,他們就是無法接受別人與他們的不同。一定要讓你跟他們成為一種人,才會覺得心願達成。

03

還有一種人,關心你的生活狀態,只為展示他自己引以為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你昨天去哪了,那麼晚了看你還沒睡”

“哦 我去跟朋友喝了個酒”

“年輕人不要老是喝酒,喝酒傷肝。我鄰居的大舅家的親外甥,也願意沒事兒喝點兒酒,喝著喝著就進醫院了。我這是為你好,你好好想想吧。”

或者

“××,你這麼高還穿高跟鞋啊,你要小心哦,聽說經常穿高跟鞋的女孩將來容易難產。”

不管你的具體狀況是什麼,這種人在“關心”你的時候,絕對不會給你反駁的機會。說出這些“關心”話的人,往往會越說越嗨,關於婚姻家庭、道德倫理、健康養生學的那些大道理,就像瓢潑大雨一樣往你身上砸。

但是真正關心你的人,是不會強迫你的。如果在你明顯不願意談起某個話題、臉已經拉的那麼長、氣氛已經尷尬到爆炸,他仍然一再強調自己的那套哲學時:

這已經不是關心了,這就是一種精神迫害。

而這些人,只是為了講出自己那些大道理,博得別人的認同感。自己說的眉飛色舞,心滿意足離去,哪裡還記的當初自己是為了“關心”一下你?

04

我們身邊可能還會有這樣一種人,在你身邊時:

“親愛的,最近看你悶悶不樂的,有什麼心事可以告訴我。”

“謝謝親愛的,我就是為了買房子的事兒發愁”

一轉頭,在某個你看不見的地方:

“最近怎麼××悶悶不樂的啊”

“呵呵,人家都要買房子了,哪有功夫悶悶不樂。”

前腳你以為她是真的關心你,後腳你的所有私事成為了圈子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秘密。熟悉的“關心”、熟悉的套路,熟悉的八卦手法,渾然天成。

關心和好奇心本身就是兩碼事,那些打著關心的名義去滿足自己好奇心的人,無非是偽善與八卦的集合體。

畢竟,他們知道的越多,才能更好的落井下石。

05

最後一種關心,來自於最愛我們的父母。

他們總想參與我們人生中的任何事,與上面幾種情況相比,他們當然善意的多。他們認為,自己的干涉,是一件對孩子成長有好處的事情,但達成的結果卻恰恰相反。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界定,叫做“ 非愛行為” ,就是以愛的名義,對最親近的人,進行一種非愛掠奪。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世界上最親近的人之間。

父母不敲門就進入孩子的房間,美其名曰:“我為你做了那麼多,連看看你在幹嘛都不行嗎?” 這便是以一種愛的名義,所進行的一種強制的控制,讓他人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

我們不能說辛苦養育自己的父母是自私的,但可以中立的說,這是缺乏個人邊界感的表現。正因為沒有邊界感,所以在我們讓父母不要干涉自己的生活時,他們才會感到委屈。

缺乏個人邊界,真不把自己當外人,這就是中國家庭關係最常見的痛苦根源。

06

在生活裡,總會有這些瞬間讓你感到不舒服。可能是小時候被父母打著“關心你的生活狀態”偷看日記的時候、可能是在成年後被問及工作、配偶、孩子的所有狀況的時候、甚至可能是計程車上司機打量一眼,就開始詢問你的工資、工作、和生活情感的時候。

那些無數次,我們的內心狂喊著一萬遍“我明明和你不熟”的時候。

當你明顯的感覺這些人對你的關心和問候,讓你不舒服時,就是你的個人邊界被侵犯的時候。

請不要給這些人留所謂的面子,也不要因為這些人的一句“我不過是關心你,你這麼敏感幹嘛”而否定自己,認為是自己的錯。

真正的關心,應該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你不多說,我不多問”。應該是在你傾訴苦惱後,設身處地地為你分析問題的利弊,耐心地安慰、鼓勵你。

絕對不是“關心”完之後,又給你加倍奉上心塞和負擔。

尊重別人的隱私,不干涉別人的生活,這是教養,也是善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6 09: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