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法語 淨空法師著-135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2-7 07:30:4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何為正念應認識清楚,所謂提起正念是息著相之妄念。整個般若經之宗旨,不外無住生心,無住是離相,生心是提起正念,無論學那一種法門,不懂得般若必生障 礙,有障礙必有煩惱,所以般若是通一切教義的。不著相即是正念,生的是無住之心,無住的心才是真正的菩提心。菩提心中包括三種心,即直心、深心、大悲心, 均以無住為基礎,直心就是無所住心,不要說世間法不住,連佛法也不住。《觀無量壽佛經》中換了一個名稱叫作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具三心者必生彼國。 誠到了極點,心裏一絲毫雜念都沒有,即是直心;提起正念即是觀慧,具此正觀之慧光,不但能息妄念,並令心不沈沒。初學人的大毛病即是昏沈掉舉,所以必須提 起正念,發生慧光。

◎    密宗重在身口意三密相應,意密便是作觀,若只念咒不作觀,祇能得到小小的益處,了生死見本性尚遠得很。念佛也是一樣,欲求上品上生必須對於第一義心不驚 動,花開見佛悟無生,一到了極樂世界即見到阿彌陀佛,就是圓初住菩薩;若非上品生,在中下品要在蓮花中修很長久的時間。我們應爭一口氣,必須力爭上游,求 生上品,求不到還落個中品,否則只有仗彌陀之力,免入輪迴,也還算好,但是生到淨土後,仍須勤修,動經塵劫,才能花開見佛,時間太長了。平時修行,若但修 般若,誠恐見理少有未圓,落於偏空而不自知;若但修念佛,不但生品不高,假如沒有離相,必住六塵,心緣塵境,焉能一心,故必須離相與求生合而修之。念佛是 生心,離相是無住,心中空空洞洞卻提起一句佛號,正是《金剛經》所說的應生無所住心。

◎    事不可離,離了事即執了非法相,執非法相仍然是著相,著相就不能見性。《金剛經》要旨是無住,所謂無住即離相,離相則證性。《金剛經》云:「佛說菩薩心不 應住色布施」,一般說來,布施可分為三類:心住六塵而不肯布施,這是凡夫。不學佛之人,對於慈善事業一毛不拔,其未來的歸宿福慧俱缺可想而知。肯作布 施而求福報,非究竟之道,不過轉世必能得到福報,可惜癡福享盡,即變為三世怨,又受苦果。心不住塵但不肯布施,此係二乘人,心地清淨,逍遙自在,但執著 法塵,落在非法相上,仍屬著空,而不是無住。所以不離相布施,均是走錯路,不知此中道理,修行很難如法。

◎    在日常生活中,有住則非,但憶持不忘並不是住,此點必須認識清楚,不可稍為含混。古德對於經中奧義,記憶極強,不忘掉,不是什麼都不曉得,不住是不染,不 掛在心頭,但是事情不可放下,而心裏面要放下,發度生之心,行布施之心,甚至於天天行布施,心中絕不存有布施之念。佛法是打破執著的,連佛法都不能執著, 四依法說依義不依語,說的詳細或簡單,語言文字上有差別無關緊要,但是不要死在文字間。心中有執著便有障礙,有障礙便生煩惱,生煩惱即背覺合塵。心中一有 住即為境界所轉就是凡夫,常常如此提高警覺,就與佛法漸漸接近了。小乘人仍為滅法塵所轉,滅法塵即是清淨境界,所以空有兩邊都不能住。佛菩薩以種種身度眾 生,而絕沒有一點度眾生之念,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不離相雖修六度仍有障礙,見不了性,依舊是迷惑顛倒,心清淨身即清淨,外面境界亦清淨,入四聖法界無樂 受,入阿鼻無苦受,如此則極樂與阿鼻豈非平等,修行人見到魔來不動心,見到佛來也不動心就成功了。心中常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平常遇到任何境界心不動全是 好境界,心一動即著魔,心不動即成佛,只差這一點區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諸佛證得了,我們迷失了,學佛即是要恢復此項真心。所謂無住則離相,離相則證 性,法(有)與非法(空)一切不住,即是離一切相,一切相離,則不為境轉。《大般若經》云:「不住一切法即是住般若」,亦是說明一切法不住,即是般若正智 安住不動之義。

◎    世間苦難最多的時候,即有佛菩薩應化在人間,在應化期間決不表明身份,如表明身份,對眾生弊多利少。凡是在五濁惡世自稱為某某菩薩應化世間,必是冒充的, 不可信以為真。若是宣佈自己來歷或承認是某佛某菩薩的化身,宣佈以後即要馬上辭世,不作片刻留,如寒山拾得之往事。尤其在亂世,時時都有佛菩薩照顧世人, 佛菩薩對於世人平等視之,無有差別之相,佛的清淨願是不帶條件的,即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等無有異。

◎    八地菩薩能看到阿賴耶識,看到萬法生源以及十法界依正莊嚴之根源。佛法八萬四千法門均求的是定,佛說法何謂說而不說呢?三昧智光明是定,定才能發光明,如 水很靜的時候,把外面的境照得清清楚楚就是智,真心裏言語道斷,心行處滅,由定而起的語言聲音文字是建立在無說的基礎上。凡夫心不定,無智慧,無光明,佛 是無說而說,明白此種道理,即可會得禪宗公案。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638&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4 16:4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