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9-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二三、《大疏》曰︰「但令善事明師,明師必自臨時指示。亦同善財於文殊處發菩提心已,問菩薩行。
文殊亦不具說。但令親近善友,遂指德雲比丘,展轉令往矣。」
復云︰「故《法句經》以二十一喻,喻善知識,謂父母、眼目、腳足、梯橙(橙同凳)、飲食、寶衣、橋樑、財寶、日月、身命等」。
後結云︰「善知識者,有如是無量功德,是故教汝等親近。」
二四、《圓覺經普覺品》普勸曰︰「末世眾生欲修行者,應當盡命供事善友,事善知識。」
二五、《淨影疏》曰︰「餘義餘經,處處宣說。開顯淨土,教人往生,獨此一經,為是甚難。」
二六、《會疏》曰︰「若聞斯經者,知識聞薰也。
信樂受持者,往生正因。謂信樂本願,受持名號,此法超異諸教故;得益超出諸善故;
眾機通入報土故(種種根機悉生報土);一生成辦故。必依多劫宿善,超過諸難之事。故云難中等。」
二七、《法華經方便品》云︰「是諸世尊等,皆說一乘法。化無量眾生,令入於佛道。」
二八、《金剛經》曰︰「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即是第一希有。
何以故?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