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6-2-26
- 最後登錄
- 2025-8-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10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389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淨心佈施僅有的一塊布,果報如此大
當時,佛身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祇洹精捨和大比丘眾圍繞而坐,解說佛法。國中有一位長者,他的妻子懷孕期滿,生下一個女孩。長得端正殊妙,世上無雙。她出生的時候,一條細軟的白布裹在身上,父母覺得很奇怪,召喚相師占卜凶吉。相師說:“非常吉利,有大福大德。”因此起名叫做叔離。
叔離一天天長大,而這塊白布也隨著身體長大。她長得如此貌美,以至於國內遠近都有人欲娉求她為妻。父母心想:“女孩年齡已經大了,應當出嫁。”於是找工匠打制瓔珞。叔離問父親:“鍛造金銀,做什麼用?”父親告訴她:“你已經長大,想讓你出嫁,所以鍛造金銀做環玔之類的東西。”女孩說:“我想出家,不願意出嫁。”父母喜歡她,就沒有違背她的意志。不久拿出布匹想製作五衣。女兒見了又問:“這是想做什麼?”回答說:“想給你做出家衣服。”她說:“我身上穿的就足夠了,不必再多做,只希望你們聽我的話。”
於是來到佛的居所,頭面禮足,要求出家。佛說:“善來。”她的頭發便自動脫落,她身上纏繞的細軟的白布,隨著化成五衣。把她託付給大愛道,於是成為一個比丘尼。修行不久,便修成阿羅漢果。
阿難問佛:“叔離比丘尼原來積下什麼功德,以致於出生在長者之家,出生時身裹白布,而出家不久就修得阿羅漢果?”佛對阿難說:“仔細諦聽,細加思索,我給你講說其中因緣。”阿難:“好。”於是佛說:“過去久遠之前,有佛出世,名字叫做毗婆屍。他與諸多弟子廣泛地度脫一切眾生。當時國王與臣下百姓,都設食供養,每五年設一次大齋會。
有一位比丘總是勸教眾生信受佛法,讓眾生參拜佛所,聽佛說法。當時,一個叫做檀膩伽的女人,生活十分貧困。夫妻二人共用一塊布,如果丈夫外出便披出去,妻子則赤身裸體地坐在草席中;如果妻子外出,丈夫就赤身裸體地坐在草席中。一日勸化比丘來到他家,看見了這個妻子,因此勸化她說:‘佛出世很難值遇,佛說經法也難以聞聽,而眾生生於今世亦是難得,所以,你應當去諦聽佛法,你應當佈施。’
於是接著宣講了慳吝之人不願佈施的報應。女人說:‘大德之人稍呆一會兒。’言畢即走入屋內,對丈夫說:‘門外有一個沙門,勸化我參拜佛,聞聽佛法,並且佈施眾僧。我們前世沒有佈施,所以今世我們生活貧困。如今用什麼來換取後世幸福生活的資本呢?’丈夫回答說:‘我們家是這樣的貧困,即使有心的話,又拿什麼佈施呢?’
婦人說:‘前世沒有佈施,導致了今世的貧困,今世如果還不積累功德,後世還能得到什麼呢?你就聽我的話吧,我已經決定佈施了。’丈夫心中想:‘她也許多多少少有點自己的私產,我就聽她的吧。’於是答應道:‘要施捨便施捨吧。’妻子接著說到:‘我打算把我們共用的布給佈施了。’丈夫說:‘我們共用一塊布,出出入入地乞討,靠它才能夠生存。如果把它也佈施了,我們便只有等死了,你打的是什麼主意?’妻子說:‘人早晚都要死的,今天不施捨,也是一死。寧可佈施之後餓死,也要寄希望於後世。如果沒有佈施就死去了,後世的貧困只怕會更深。’丈夫聽完,歡喜地說:‘好,寧可死了,也要佈施。’
妻子就出來對比丘說:‘大德之人可以在屋外,我決定佈施。’比丘說:‘如果想佈施的話,你應該當面進行,我好為你咒願。’婦人說:‘只有這一塊布,裡面沒有其他的衣服。我身體穢惡,不好意思當面脫下。’於是走回屋內,脫下身上的布,佈施給比丘。比丘咒願完畢,把布拿到佛的住所。
佛說:‘比丘,把這塊布拿來。’比丘交給佛,佛便用手接過了這件到處都是污垢的布。當時的與會眾人,心中皆暗自嫌棄佛接受了這塊如此之髒的佈施品。佛知曉了眾人心思,便告訴他們說:‘在我看來,會場中最為潔淨的佈施品,沒有能夠超出它的了。’大眾聽罷,心中驚然。
夫人歡喜無限,就脫下了自己身上所穿的裝飾著瓔珞的寶衣,送給陀膩伽,大王也十分喜悅,脫下衣服送給她的丈夫,命令他們參加大會。毗婆屍佛廣泛地給眾生講解微妙的經法,當時參加法會的眾生,得以脫度的無以數計。”佛告訴阿難:“想知道當時的貧窮女人陀膩伽是誰嗎?就是今天的叔離比丘尼啊。由於當時以清淨之心佈施的緣故,九十一劫中所投生之處,隨身而來的都有一塊細軟的白布,從來不缺少東西,隨意自然地便與佛有緣,諦聽到深妙的佛法。由於希望得到解脫的原因,她今世遇到了我,並因此修成阿羅漢果。所以你們一定要勤加修行、聞聽佛法、佈施眾僧。”佛說法的時候,得道的人無以數計,大眾都歡喜無限地恭敬奉行。 ——摘自《賢愚經》
來源:學佛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