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淨空法師嘉言錄(二) 淨空法師講述-19 [複製連結]

Rank: 9Rank: 9Rank: 9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3-7 18:07: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地藏經綸貫》中,青蓮法師講:「無相無名,絕思絕議」,這就是《金剛經》的義理與精華,這是事實真相。我們若是體會到這句話的真實義,思想觀念、言語行為就會轉變,轉凡成聖。懂得一分,轉變一分;懂得二分,轉變二分,轉變的角度大小,與理解的深度成正比。這也能做為考量自己修學功夫的方法,果真有進步,心地會日益清淨,智慧會日益增長,煩惱也會日益減輕。到煩惱輕、智慧長時,世出世間一切經論展現在面前,無量無邊的義趣自然湧現。所以,真修行就是在心理觀念上做一個大轉變。(981214早餐)



◎ 我們是迷惑的眾生,轉變唯一的依靠就是聖教,依靠聖教指導的方向與目標,認真做轉變,轉識成智,轉煩惱成菩提,轉生死成涅槃,轉迷成悟,超凡入聖,我們要做這個工作。對於有緣的眾生,也要全心全力去幫助他轉變;雖幫助眾生,但心地依舊保持清淨,絕不著相;著相就會生煩惱,心就被污染了。佛菩薩教導一切眾生,能保持清淨心,不被污染,眾生能轉變思想觀念,讚歎歡喜;不能轉變,心底依然清淨,不落痕跡,這正是《般若經》所講的「三輪體空」,所以佛菩薩永遠自在,永不退轉,道理在此。(981214早餐)



◎ 我們要不斷的拓開心量,佛陀教我們「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要認真努力去實現。心量圓滿的拓開,即使做微小的善事,隨著心量也遍虛空法界,這就是種大福、行大善,境隨心轉的道理。寺院中,施食都念「七粒遍十方」,若你的心量周遍十方法界,布施一粒米,就能遍十方法界,一切眾生都能得受用;若心量很小,念咒也沒用處,境不隨咒轉。咒是增上緣,心是親因緣,沒有親因緣,增上緣用不上力。果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咒的增上緣就起很大的作用。所以,根本在於心地,心地要善良,心地要真誠。「心誠」,行為自然端正,真正的功夫在此。(981215早餐)



◎ 我們念念為一切眾生想,眾生是眾緣和合而生,包括動物、植物、礦物。譬如桌子不乾淨,把它擦乾淨;椅子沒擺好,把它擺正,這都是為它想。這種作法,就是普賢十願的「禮敬諸佛」,敬人、敬事、敬物。(981219早餐)



◎ 佛事是覺悟眾生的事業,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我們所做的正是幫助一切眾生拓開心量,愛自己,更愛別人;愛自己的家庭,更愛護社會,消除一切異己的誤會、矛盾、衝突,以達到和平共存的目標。我們推動這樁事,一定要基於「真誠心、清淨心、平等心、正覺心、慈悲心」,這才是佛事,才是菩薩事業。(981220早餐)



◎ 經上講,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天眼洞視,天耳徹聽,他心遍知,六根的能力幾乎與阿彌陀佛差不多。所以,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諸佛菩薩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希求往生,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與往生的理論、方法相應,這一點非常重要。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所以我們念佛還要修上善。心不善、語不善、言不善,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不能往生。如寒山、拾得兩位尊者講的,「喊破喉嚨也枉然」!這兩位是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的化身。(981221早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07&cid=59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5 18:14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