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5-11
- 最後登錄
- 2024-12-1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2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1049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 古代社會講求平和,現代社會鼓勵競爭,這兩者表面上是完全衝突,應如何融合?在理上講,融合是決定可能的,因兩者是同一法性。大乘經上講,盡虛空遍法界是同一個理體,連地獄法界與佛法界都能融合,何況其餘?因此,理上如是,事上當然可行。(981124早餐)
◎ 諸佛如來將自己修學的經驗、方法,修證後所得到的好處、利益,毫無保留的教導一切眾生,這就是佛陀教育,就是佛的教學,故稱之為「佛陀對九法界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981128早餐)
◎ 而佛陀的示現與教學,對一切眾生毫無所取。但現今有些講經說法還賣門票,這是「裨販如來」,破壞佛教的形象。《華嚴經》中說,這是末法時期的怪現象。佛是一位義務社會教育工作者,「義務」是只有付出,絕無希求,這是佛菩薩令人敬愛之處。佛陀住世,過最低水平的生活,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是為眾生做榜樣、做示範,我們應當要效法、學習。(981128早餐)
◎ 《華嚴經》中,世尊詳細的敘說了世主護持正法。何謂正法?如來所說的「教、理、行、果」,稱之為正法。佛滅度之後,弟子們將佛所說的音聲,整理成文字,稱為經典。這些音聲和文字,就是「教法」。教法是說明宇宙人生的真理,此理就是如來說教之依憑,即《般若經》所說的「諸法實相」,所以教裡有正確、圓滿的理論,這就是「理法」。一切眾生的生活,若與此理論、事實真相相應,就稱為正行,也就是佛菩薩的生活。反之,與事實真相相違背,就是錯誤的思想、行為。將錯誤的思想行為修正過來,與諸法實相相應,就稱為修行,這是「行法」。我們的思想、言行與諸法實相相應,生活就能得到真實究竟圓滿的快樂,就是「證果」。(981128早餐)
◎ 發心出家做為佛弟子,要肩負起佛陀教化眾生的願望。首先要明瞭,這個身體形相是假的,不是定相,若執著這個相是一定的,這個相就是我,就永遠不能脫離輪迴。而且這個執著,也決定不能如你的願望;死了之後,若墮畜生道就現畜生身,墮餓鬼道就現餓鬼身,跟現在這個身體不一樣;縱然投生到人道現人身,也是改頭換面,這是事實。所以決定不能執著,一定要把分別、執著捨棄。諸佛如來沒有身相,所以才能隨類現身,眾生有感,佛就示現應化。「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相千變萬化,相有用沒有體,所以決定不能執著。(981128早餐)
◎ 相是假的,佛說法也是假的,佛無定法可說,佛無有法可說。佛說法全是根據眾生的毛病,對症下藥;而眾生的毛病千差萬別,所以,佛是應機說法。我們學說法,以為法是定法,一定要用哪種講法,這就錯了。法有一定的原理原則,但是沒有一定的方法,故佛說經是循著一定的原理原則。(981128早餐)
http://www.book853.com/show.aspx ... ;id=1407&cid=5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