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44|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你回避社交,不是因為你內向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3-14 06:12:2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文 | 叢非從

1

本來我想說,內向是一種病。

想想還是算了,畢竟我也很內向,罵自己好像不太好。其實內向也挺好的,這麼多年來,不知道給我做了多少次擋箭牌。每當我在跟不熟悉的朋友在一起的時候,出現在陌生場合的時候,我都覺得有壓力,甚是尷尬。但是因為我內向啊,所以我不會說話,多好的解釋。

然後我就成了宅男。

說起我很內向,很多要好的朋友都不服:就你?沒有比你更能鬧騰的。

是啊,為什麼在有的人面前我就內向,有的人面前我就很外向呢?

因為內向是一種間歇性發作的病,有時候犯病,有時候不犯啊。

2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時候染的這種病呢?

我相信人天生是外向的,因為與人連接,是一件非常滋養的事情。嬰兒需要媽媽,對於嬰兒來說,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要比不主動發出自己的聲音要更有利於生存。

喜悅與人分享就會加倍,難過與人分享就會減半。有一個人或很多人能在你身邊接納你、關注你,是多麼滋養的一件事。

那麼是誰修改了上帝的設置,把人變得開始回避社交,開始內向了呢?

對嬰兒來說,當不哭比哭更安全的時候,就慢慢學會不哭了。當關係不再是滋養,而是壓力的時候,人就會回避社交,這也符合了人趨利避害的本能。

當嬰兒表達需求時,如果得到滿足,嬰兒就會更加渴望關係。如果需求被忽視,他就會懷疑關係。如果需求被否定,他就會逃避關係。

嬰兒哭泣時,媽媽的態度很重要。在他長大的過程中,他是否是被環境所允許和接納的,他周圍的關係有沒有在滋養他。這都在決定著小孩子在怎樣感受關係。

如果孩子沒有從與周圍的關係中得到安全感和被接納感,那麼小孩子就會回避關係,因為在關係中實在沒得到什麼好處。

如果跟媽媽在一起時,孩子感到恐懼與無助,媽媽不幫助他,反而會指責他笨、懶。媽媽反復地要求他、否定他、嫌棄他,讓他不自在。小孩子潛意識裡就會對關係產生恐懼。為了生存,他必須使用更多的精力來應對關係,必須小心翼翼,這增加了他的焦慮,心累。

久而久之,這成了一種常態,都不覺得自己在焦慮和累了。關係成了一種負擔。這種累與焦慮,在與人相處時,就會被啟動。

潛意識裡形成了這樣的印象:關係即要求、關係即壓力。

這種感覺陪伴著孩子的成長,他在所有的關係中,都感受到了有某種潛在的要求和壓力。最後發現,還是跟自己待著比較舒服。

3

跟他人在一起時,如果你總覺得應該好好表現、掩飾自己不好的一面才對。時刻為維持自己的形象花費心力,生怕別人覺得自己表現得不好而嫌棄自己,有時候寧願委屈自己,也要處處照顧別人的感受,儘量不給別人添麻煩。

想想就很累。

因為不相信自己是被接納的,不相信別人對自己沒要求。

即使別人對自己有點好,也不敢接受。人家願意跟你建立關係,願意對你好,因為你值得。然而你卻總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不敢享受,你總想著這給別人添麻煩了,多不好。

別人的好還沒來得及好好享受,你就想著怎麼回報人家。生怕自己欠了別人的,生怕別人覺得自己自私,生怕因為自己沒付出就搞砸了關係。

那感覺就像是:今天是週五晚上,週末剛剛開始,你卻已經在想,假期結束就又要開始上班了。你的精神始終處於緊繃狀態,從來沒下過班。

這樣的想法和狀態,會讓你抵觸上班,同樣的,會讓你逃避與人互動。雖然你還是很渴望,但你卻不敢接受別人的好了:還得回報,還給別人添麻煩,虧欠感讓你身心疲憊。

跟人相處,如果沒有樂在其中,帶來的不舒適感遠遠大於舒適感,為何還要與人相處。

4

很多雞湯在教導你,你要積極社交。這時的你,心裡會有兩個鬥爭的小人:
我應該去社交。
好累,不想去。
你應該去,這是為你好,這是對的。
太焦慮了,像完成任務一樣。

這就是內耗,你的精力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都消耗完了,就會導致低落或抑鬱:別想了,對世界的感覺再麻木點,你就不用消耗了。

人都是趨利避害的,如果關係是滋養的,那麼你就會自動想建立關係。如果關係是壓力,你就想遠離關係。所以如果你回避社交,那是因為關係對你來說不是滋養,而是壓力。這時候強迫自己去社交,只能把自己搞得更挫敗、自我否定、抑鬱。

5

你從來不曾相信,關係對你是安全的。你是被接納和被歡迎的。

你會發現外向的人,什麼都敢說。你敢嗎?你怕,怕自己說錯了還不如不說,說錯了比不說懲罰更大。因為你小時候就是這樣:不說才是安全的,一說就被指責。不表現自己才是安全的,一表現自己就被發現不好。

外向的人的確容易說錯話,然後被一些人喜歡,也被一些人討厭。你敢嗎?我猜即使有99個人喜歡你,只要有1個人討厭你,你會假裝安慰自己才不在乎,然後就不敢說話了。

你為了確保自己絕對安全和不被討厭,閉嘴是唯一的選擇。因為內向者的潛意識目標就是:我要說出一些話,讓所有人都喜歡我。當我準備好這樣的話題,在最恰當的時機,用最恰當的方式才能開口說出來,不然我選擇等待。

結果你就成了最沉默的那一個。

6

你會發現內向的人如果被鼓勵,被給予耐心,被讚揚,他就會慢慢活過來,而且還表現得很好。其實他已經在潛意識裡醞釀很久了,只等待著有人邀請他。

如果一個人相信環境是安全的,他就會很外向;如果一個人覺得環境是不安全的,他就會很內向。這個安全與否與真實的環境無關,只與內心的信念有關。而內心的信念,則來自於童年的經驗。

關係本來是一種滋養,雖然不是所有關係。但當你開始相信其實你遇到的很多人都是接納和認可你的,你就開始享受起關係來,就變得外向了。正如你小時候或者你剛出生的時候那樣:大膽表現,無所畏懼。因為你堅信,無論你怎樣,你都是被接納的。

你可以說這來自于後天生理結構的改變,我相信後天的心理變化會導致腦結構、神經系統等生理結構的變化。你也可以將他歸為先天的,這樣更坦然。無論你怎樣解讀,你都可以不斷調整自己面對他人和環境的心態,讓自己更被滋養,更開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叢非從,一個好玩、深邃又實用的心理諮詢師,研究關係、情緒和成長,著有《原來,懂比愛更重要》、《你是在戀愛,還是在發神經》等。他的微信公眾號是congnotcong,趕緊去把你落在那的靈魂撿回來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4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9-3-14 18:25:26 |只看該作者
原來內向是一種病
看來我病的不輕啊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05:0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