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47|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醫學資訊] 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絲襪美腿區主題分享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3-18 07:44:2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不用拿柺杖真好!婦先天髖臼發育不全長短腳,機器人手術助修復

「能正常走路好幸福!」這是吳女士在手術後,最常講的一句話!現年54歲的吳女士,因先天髖臼發育不良,過去就常有髖部疼痛問題。近年來長短腳狀況越來越來明顯,步行常需仰賴柺杖等支撐,讓天性愛美的她實在難以接受。幸好在醫療團隊透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如今吳女士不僅疼痛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找回行走力和自信心!


現年54歲的吳女士,因先天髖臼發育不良,過去就常有髖部疼痛問題。但近年來長短腳狀況越來越來明顯,步行常需仰賴柺杖等支撐物支撐,讓天性愛美的她實在難以接受。(圖片僅為示意,非實際當事人)

不只髖關節疼痛 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更影響行走能力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醫療副院長黃揆洲表示,吳女士幼年就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症狀,但因當時醫療技術不發達,未積極治療,使得成年後必須犧牲許多休閒活動。像是,過去吳女士就曾跟著朋友一起學瑜珈,希望能藉此改善髖部疼痛的問題,但沒想到愈做愈嚴重。

另外,醫師也曾囑咐吳女士日常生活最好能拿拐杖行走。但因愛美的吳女士認為「拄拐杖顯老」,所以寧願冒著跌倒的風險,也不願帶拐杖出門。讓家人和親友總是心驚膽戰,還好在親友的勸告下,吳女士終於鼓起勇氣前來就醫。

經溝通、評估後,患者同意接受「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替換其發育不全的髖關節。術後吳女士不但大幅改善髖部疼痛的問題,在經過休養3個月後,如今已無須拿拐杖,就能安全出門。她在回診時,除了頻頻感謝醫師,更忍不住讚嘆:「不用拿柺杖,就能正常走路的感覺真好!」


黃揆洲副院長解釋,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其解剖形狀與位置和正常人不同。(圖片/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置換人工關節難度高 機器人輔助提升精準度

黃揆洲副院長指出,雖然人工髖關節置換術不論在技術上或是關節材質上,都是非常成熟的手術,且根據目前全球大規模統計,對於一般人工髖關節置換術10年存活率超過90%,術後15年存活率也超過85%。但是如上述案例吳女士般,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情形,對於過去醫界來說,仍屬於棘手的問題。

黃揆洲副院長解釋,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的患者,其解剖形狀與位置和正常人不同。同時也影響股骨近端前傾角,因此無法在術中找到正確的參考座標,較容易出現術後人工關節角度偏差,影響患者的預後。

但透過「機器人輔助人工關節置換術」,就能克服上述問題。術前將患者下肢的電腦斷層掃描數據輸入電腦後,利用電腦計算並模擬人工關節擺放的位置和角度,以機器手臂引導的方式,將人工關節擺放於正確且完美的位置。


案例中的吳女士在經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感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重拾找回行走力和自信心!(圖片提供/亞洲大學附屬醫院)

根據過去文獻統計,此術式的失敗率為傳統手術的1/10,精準度為傳統手術的3至4倍,且透過導航系統定位,醫師可以用較小的傷口看到關節全貌,對患者軟組織破壞較少,也能大幅縮短其恢復時間。而案例中的吳女士在經過「機器人輔助進行人工關節置換術」治療後,疼痛感也大幅減少,更成功擺脫助行器,重拾找回自己的「行動力」!

【醫師小叮嚀】:

最後,黃揆洲副院長也提醒,有先天性髖臼發育不良問題的患者,走路容易會有一跛一跛的情形。且站立時臀部翹高、腹部往前挺,走路如鴨子一般,除了影響外觀,下肢因不常使力,更會逐漸萎縮,患者生活品質受限。因此,建議患者不要隱忍,需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日後因髖臼嚴重磨損,無法重建,而飽受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併發症所苦。

原文網址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8/73810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8 23:3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