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來源於專注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8 07:08:1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這名字是不是很雞湯?別著急,讓我說完。
先給你看一組數據:每年,全世界生產800萬首新歌,200萬本新書,1.6萬部新電影,300億篇新博客、文章,1820億條推特(微博)資訊,4萬件新產品。
我看到這則資訊很震驚,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我們已經走進了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現在的資訊已經不再缺乏,而是氾濫,不僅氾濫,還眼花繚亂。
如果說原來許多人失敗的原因是資訊缺乏,現在許多人挫敗的原因卻是資訊爆棚,喪失了專注的能力。
1971年,諾獎得主HerbertSimon曾說:在資訊豐富的世界裡,唯一的稀缺資源就是人類的注意力。
現在看來,這句話正在逐步被驗證。資訊爆炸聲不絕於耳,專注於是成了奢侈品。可是,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常源於專注。
那應該怎麼破?

先問你幾個問題。
你有多久,沒從早到晚專注幹一件事情卻沒看手機了?
你有多久,沒花四五個小時讀一本書並做讀書筆記了?
你有多久,沒花一周的時間學一門技能卻沒有開小差了?
答案很殘酷,因為,很久很久了。
大多時間,我們都是學習五分鐘,看手機兩小時;看兩頁書,再看一個短視頻;上一會兒課,再刷一刷朋友圈。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心流”,心流越長,注意力越強,心流越短,越容易被干擾。而心流的長短,是可以鍛煉出來的。當我們長期把心流變得越來越短時,人就越來越容易被別的事情打擾,我們也就慢慢失去了長時間獨立思考的能力。
這是互聯網思維的弊端,總是碎片化,話題切換的頻率也太快。
凱文凱利曾經說過:而未來當資訊爆炸、服務共用、商品貶值後,唯一值錢的,將會是一個人的注意力,注意力流向哪裡,金錢就跟向哪裡。
而我們,有多久沒有全心全意地做過一件事情了?

我的微博裡總有人問我該怎麼學英語,我以為是學生們不懂方法怎麼用,後來才知道,是方法太多,眼花繚亂,不知道該用哪個。現在,這麼多培訓網站,這麼多app,這麼多老師,我該怎麼選擇?
許多同學,在網上報了一個班,又報了一個線下的課程,還找了1對1輔導,到頭來,還是考得一塌糊塗,為什麼呢?
選擇多,難道不是應該更好嗎?
我給你分享一個我學英語的故事吧,我在學英語的時候,手上只有兩本書:《新概念3》和《牛津詞典》。的確,連文曲星都沒有,那時軍校裡甚至不讓用手機,更別說電子詞典。有時候我會很感激那段資源匱乏的時光,因為我沒有選擇,只能專注於一件事情。於是我開始背字典,那本厚厚的牛津字典,我在一年裡背了三遍,那本《新概念3》我讀了快十遍,直到今天,大量篇幅,還能歷歷在目。
後來實在沒書了,就請假去校外的舊書攤買《新概念4》,那本書成了陪伴我大三時間最長的禮物。
我曾經跟朋友聊過這段學英語的日子,他感歎說:真是只有貧窮才能出英雄啊。
我說:不對,貧窮不會出英雄,這個時代貧窮只會讓人寸步難行,貧窮只會讓人志短。
其實,專注才能出英雄。

我再分享一個故事,我高中的英語老師曾經在上課的時候講的:那年他為了一個無解的語法問題,查了大量的書,後來發現所有人講的都不一樣。於是他騎著自行車在寒冷的武漢穿過兩個街道,等在留學生宿舍樓下,問一個路過的美國同學該如何解決。他說,那個美國人很無奈地看著他,不過,問題解決了。
那時,一個個問題,都是這麼解決的。
這個故事直到今天都很打動我,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人不得不專注,也正是這些專注,創造了卓越。可是,而今資訊氾濫,人反而不知道是否應該以及如何專注了。越來越多的人都想要一步登天,想快刀斬亂麻,想一口吃個胖子。
甚至,曾經有個學生問我,老師,我不想專注,能不能不背單詞就過四級?
我說,孩子,重在參與。

專注真的能給人帶來美好嗎?答案是真的。
我曾經為了鼓勵學生堅持和專注,時常讓學生在微博上打卡說聽課感受,不僅如此,只要堅持了30天的孩子,會得到一本書。
後來,那些堅持三十天的孩子們,自己拉了個群,互相交流怎麼堅持下來的,在這個群裡,竟然成了兩對。有一對,已經一個在無錫,一個在甘肅,甘肅的姑娘,正在為無錫的男孩考研;還有一對,正準備結婚。他們經常調侃我,本來就想要你一本書的,結果找到了另一半,happyaccident。
我笑了一下,沒說話,因為我明白,懂得堅持、專注的人,運氣都不太差。

許多時候,我們在堅持一件事情時,或許沒有達到原定的目標,卻有了更大的收穫。
堅持學習,卻認識了摯愛;堅持鍛煉,卻躲過病難;堅持讀書,卻變成了作家(寫到這我臉紅了一下)。
生命總是充滿了彩蛋,關鍵看你是否捨得在這遍地的紛繁裡,大膽做減法,專注一兩件值得專注的事情。
其實越長大,越應該明白,聰明的人都在給生命做減法,然後專注於減法後的選擇。
畢竟,這世界上所有的美好,都源於專注。

文|李尚龍 壹心理專欄作者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12:1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