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08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古代道門軌制——《道書援神契》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4-30 01:09: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古代道門軌制——《道書援神契》

《道書援神契》,道教典籍,元代佚名道士撰述,一卷,明代《正統道藏》收入正一部。此書之序文撰於大德九年(1305年),其書考證道教名物之源,卷首有作者自言:書中援引儒家六經為據,考證道教宮觀、醮壇、鐘磬、香燈、神祗、餅果(附酒)、帳幕、法服、冠裳、圭簡、位牌、符簡、步虛、章表、跪拜、法尺、法劍、方綵、禁祝、符文、鋪燈、附體、手爐、帝鐘、氣訣、令牌、幡幢、雲璈、禱疾、晴雨(附禳災)、休糧、道士,以上三十四條名物,據稱皆本乎儒家古制。從本書考證可見儒道二教文化確有同根同源之關係。


宮觀
古者王侯之居皆曰宮,城門之兩旁高樓謂之觀,殿堂分東西階,連以門廡,宗廟亦然。今天尊殿與大成殿同古之制也。詩曰:雍雍在宮。傳曰:遂登觀臺。

醮壇
古者祭皆有壇,後世州郡有社稷壇。記曰:壇而不屋。古醮壇在野,今於屋下,從簡也。

鐘磬
古者祭樂有編鐘、編磬,每架十六以應十二律及四宮清聲。又有特懸鐘、特懸磬。特懸者,獨懸也。今洞案金鐘玉磬又有大鐘等,皆本諸此。其大銅磬本諸擊缶。《周禮》:鳧氏為鐘,磬氏為磬。

香燈
古者祭祀有燔燎,至漢武帝祠太一始用香燈。《禮記》曰:既奠,然後炳(音熱)蕭。

神祇
古有重黎氏能降天神地祇。書曰:乃命重黎,絕地天通。《周禮• 春官》:冬至奏樂於圓丘,樂六變而天神皆降;夏至奏樂方澤,樂六變地祇皆出。

餅果(附酒)
古者,祭用黍稷犧牲。梁武帝以麪為犧牲代之,唐玄宗又以餅餌代之。《周禮》:籩人掌棗栗菱芡,又有糗餅粉餈。又酒正掌五齊三酒。


帳幕
古者宮室皆有幕帟。《周禮》:幕人掌之。

法服
古者祭祀法服有中單蔽膝佩裳之屬,今法服乃其流也。孟子曰:衣服不備,不敢以祭。《禮記》曰:古之君子必佩玉。

冠裳
古者士大夫皆有冠,但纓而不簪,唯弁冕簪纓全。夫子戴章甫冠曰:吾長於宋,故冠宋之冠。莊子曰:原憲華冠藜杖,即樺皮冠也。《禮記》:有侈袂大袖衣也,道衣其類也。唐李泌為道士,賜紫,後人因以為常。直領者,取其蕭散之意也。

圭簡
古之公侯皆執圭。《周禮》有桓圭、信(音身)圭、躬圭。《禮記》:士執魚湏(音班)文竹木簡之類也。

位牌
古者祭宗廟有木主,祭社稷有石主,見《禮記》。今位牌即其類也。

符簡
古者以竹二尺為簡,以皮連穿之。又有以木片者謂之牘。今符簡象此也。《春秋》序曰:小事簡牘而已。孔子修《春秋》,筆則筆,削則削,是木版也。古者召命有符節,符以竹片為之,今黃紙召神,符代竹也。人形符象,使者也。

步虛
古者祭祀歌樂章或歌毛詩。今法事長吟,本諸此也。《書》曰:聲依永,律和聲。

章表
古者祭祀有祝版,後世用紙也。《書》曰:史乃冊祝。《周禮》:大宗伯掌其祝號,盛奏方函代版匣也。殷浩寄書,誤達空函是木匣也。


跪拜
《周禮》拜有九等。今稽首,周法也。《書》曰:拜,稽首。《禮記》曰:受立不跪。

法尺
古者祓除不祥用桃枝,後羿死於桃棒,故後世逐鬼用之。今天蓬尺是其類也。《周禮》曰:巫祝桃茢。

法劒
古之士大夫皆佩劒。《漢書》:劒履上殿。《周禮》有救日月之弓矢,此其流也。勑水,雨師清塵之義也。

方綵
古者祭五帝各隨其方色,五方信綵是也。

禁祝
古以呪字作祝字,從口旁乃後人俗字也。成湯祝網,果羸祝螟蛉,即此意也。

符文
《周禮》禳祆(音妖)鳥者,以方書十日之號、十二月之號、十二歲之號,懸樹上即去。古人用篆字,今之符文猶似之也。

鋪燈
古者倉頡制字而天雨粟、鬼夜哭。故道法劃地為獄,以米為界。後世凡鋪燈皆用米,本諸此也。

附體
古來祭必有屍,屍者以孫為之,服其祖之服,坐于神位之席,又謂之嘏。《禮記》曰:祝以孝告,嘏以慈告。今之薦先亡而借體,通傳者本諸此也。

手鑪
古者灌獻之禮用圭瓚。瓚之形盤,柄象圭,盛酒其中。執瓚則不執圭,今道士執手罏則不執簡,亦此意也。

帝鐘
古之祀神舞者執鐃。帝鐘,鐃之小者耳。

氣訣
道書作炁字。取炁之道,呼吸陰陽之義也。《易略例》曰:命宮而商應,修下而高者降,鼓舞盡神之義也。齊女號而起風,鄒衍哭而降霜,吹律而和氣至,皆此類也。

權杖
《周禮》:牙璋以起軍旅。漢銅虎符,上圓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狀,背文作一坐虎形,銘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將用權杖,此法也。

旛幢
《周禮》有旌旄旃斾之屬,此其製也。

雲璈
古者祭祀有樂,此倣之也。其常高於常,樂全用清聲,達於天地。手執者象天樂,可遊行而奏也。

禱疾
語曰:子疾病,子路請禱。《尚書》:武王疾,周公立三壇以禱之。

睛雨(附禳災)
古有禜雩之祭,水旱之祭也。成湯以身代犧牲而禱於桑林之野,董仲舒《春秋繁露》有請雨止雨法,隨日辰造五色龍,各有法式,此不再具。禳火,春秋昭公十八年,宋衛陳鄭同日火,子產為火故,大為社祓禳於四方,振除火災。

休糧
《孔子家語》曰:食氣者,神明而壽;食穀者,智慧而巧;不食者不死。

道士
孔子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者。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21:2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