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7-19
- 最後登錄
- 2025-8-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1590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12184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二齒豬籠草
二齒豬籠草的介紹
二齒豬籠草為婆羅洲西北部特有的熱帶食蟲植物。其學名意思是“有尖牙的瓶狀體植物”。二齒豬籠草的植株是豬籠草屬中體型最大的,能攀爬到20米的林冠。
1879年,為維琪苗圃(Veitch Nursery)收集了許多植物的英國探險家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將二齒豬籠草引進歐洲。1881年,這些植物被以更大的規模栽培種植。這段期間,人們對豬籠草的興趣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園丁紀事(The Gardeners' Chronicle)》在1881年的記錄中提到了維琪苗圃中的二齒豬籠草。
“這就是二齒豬籠草,一種擁有健壯葉片和老鼠夾般籠子而區別於其他品種的豬籠草。”
在引進二齒豬籠草至歐洲後,二齒豬籠草仍然非常的稀有。在1889年的維琪目錄(Veitch's catalogue)中,二齒豬籠草的價格為每株3.3英磅,而同期有名的諾斯豬籠草(N. northiana)和馬來王豬籠草(N. rajah)只售2.2英磅。
二齒豬籠草的形態特徵
莖
二齒豬籠草是在豬籠草屬中體型最大的,它可以攀爬至20m高的林冠。
二齒豬籠草具有比其他任何豬籠草都粗壯的圓柱狀莖,直徑可達3.5cm,節間距可達40cm。
葉
二齒豬籠草的葉子為革質的帶柄葉。葉片呈倒卵形或披針形,而且非常巨大,最大可長達80cm,寬至12cm。它的葉微微向下彎折,葉柄處形成兩個很短的脊。葉片上有少量的縱向葉脈和有許多羽狀葉脈。籠蔓長達60cm,寬8mm。它的籠蔓是中空的,靠近捕蟲籠的位置膨大為一個中空的氣室,可為某種與之共生的螞蟻提供住所。
雖然二齒豬籠草本身非常巨大,但它的捕蟲籠卻比馬來王豬籠草(N.rajah)等品種小。不過,它的捕蟲籠的容量仍可以超過1L,最大的高達25cm,寬至16cm。在下位捕蟲籠的前面有一對明顯的翼(≤15 mm寬),在上位籠中退化。二齒豬籠草的唇是典型的向內彎曲平展類唇(≤20 mm),這個品種最有名的就是長在蓋子和唇頸間的兩個齒狀尖刺,長約3釐米。蓋子呈腎臟形至心形。籠蓋基部的後方有一根不分叉的籠蔓尾,長度小於15mm。
花
二齒豬籠草的花是圓錐花序。花梗約40cm長,而且花軸可長達1m。雌性花序通常較短。在花莖上的分枝長達4釐米,最多可有15朵花。花萼呈倒卵形或呈披針形的,可以長達4mm。
二齒豬籠草的生態習性
二齒豬籠草是婆羅洲的特有種。它一般生長在包括沙撈越(Sarawak)、沙巴(Sabah)、加里曼丹(Kalimantan)和汶萊(Brunei)這些島嶼西部沿岸的泥炭沼澤森林裡。它一般生長在當地甚為普遍的龍腦香科的紅柳桉蔭下。二齒豬籠草亦會在荒原森林,甚至在沙撈越及東加里曼丹的石楠林中生長。它們經常與蘋果豬籠草(N.ampullaria)在同一區域生長。
二齒豬籠草常生長于陽光充裕且空氣濕度極高的原始泥炭沼澤森林中。二齒豬籠草的根系很淺,只分佈在最上層的泥炭和落葉層中,大約只有25cm深。在這層之下的土壤含有高濃度的單寧和生物鹼,對於二齒豬籠草來說是有毒性的。
雖然1894年,H• 哈利爾(H. Hallier)曾在海拔700~950m之間的地區發現過二齒豬籠草。但二齒豬籠草一般生長在海拔300m以下的地區。
依據2000年的評估結果,二齒豬籠草在《200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2006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中被列為易危物種(Vulnerable)。1997年,查理斯•克拉克非(Charles Clarke)依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標準(IUCN criteria)非正式的將它列為近危(Near Threatened)物種。世界保育監測中心(the World Conservation Monitoring Centre)監測著二齒豬籠草的保護狀況。
二齒豬籠草的栽培技術
二齒豬籠草更溫暖環境和更潮濕的空氣。用較大的花盆種植會讓它更快的生長,因為根部生長受阻會阻礙整株的生長。在適當的條件下,二齒豬籠草將會迅速的長成巨大的成株。
除了自然生長在泥炭沼澤森林中,二齒豬籠草也成功的栽培於無土栽培基質(Seramis clay perls, lava gravel, and Lecaton expanded clay perls)中。
二齒豬籠草已成功與剛毛豬籠草(N. hirsuta)雜交獲得人工雜交種,並為了紀念比利時根特(Ghent)的植物園長卡雷爾•奧滕(Karel Otten)而命名為Nepenthes 'Hortulanus Otten'。
二齒豬籠草與戴里安娜豬籠草(N. × dyeriana)的人工雜交種獲得於1988年,命名為Nepenthes 'Nina Dodd',以紀念其培育者克利夫•多德(Cliff Dodd)。
與二齒豬籠草相關的另外兩種人工雜交種也被命名了,分別是Nepenthes 'Bella' =(N. ampullaria × N. bicalcarata)× N. truncata及Nepenthes 'Rapa' =N. ampullaria × N. bicalcarata。但是這兩個雜交種的名字並不是正式的。
|
-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3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