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傳統不傳統!北港真人藝閣 最早的行為藝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5-30 00:59: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傳統不傳統!北港真人藝閣 最早的行為藝術

廣義的「行為藝術」指的是由個人或群體在特定時間和地點構成的一門藝術,於二十世紀中葉在歐洲興起。但其實台灣早在很久以前就有行為藝術的發生,與當時的信仰重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北港真人藝閣。(圖/林樂一攝)


每年北港媽祖遶境除了媽祖、犁炮、陣頭等重點外,真人藝閣也是北港媽祖遶境最重要的亮點之一。藝閣的源頭其實就是我們很熟悉的元宵花燈,在唐朝,先人們將花燈結合車子、木船發展為動態的表演形式,這就是我們現在看到藝閣的雛形。

北港真人藝閣。(圖/林樂一攝)


後來藝閣成為民間廟會的遊藝陣頭之一,並演變為車上坐有真人扮演的神話、戲劇人物,演繹知名戲曲和小說,參與廟會遊行。台灣的藝閣可分為蜈蚣閣與裝台閣兩種,蜈蚣閣因具有宗教功能獨樹一格,可參考保庇NOW先前撰寫的《百足真人蜈蚣陣 孩童扮仙扮皇帝》一文。

北港真人藝閣。(圖/林樂一攝)


目前台灣所指的藝閣多為裝台閣為主,過去多為人力車、牛車乘載,但現今的藝閣則以汽車承載樓台布景,台上有由小孩扮演的歷史、戲劇人物,小孩身穿戲服、濃妝豔抹發送平安糖給沿路觀眾,象徵將福氣分享出去。但因為少子化、信仰文化的式微,有許多藝閣也漸漸以電動假人取代,目前除了雲林北港外,台南市、嘉義朴子也是少數能看到真人藝閣的地區,大家若想體驗傳統廟會文化最新潮的「行為藝術」,就往這幾個地方走吧!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8 18:2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