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6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擇吉避凶,數字的吉凶來源,「數字」到底能不能影響到吉凶禍福?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9 22:25:4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擇吉作為一種中國傳統習俗,其之始也,莫知其涯;擇吉作為一種數術,至今已逾兩千年。


從廣義上說,包括周易八卦、太乙、六壬、奇門遁甲、禽星、叢辰、建除、堪輿、風角、占星、孤虛等在內的所有數術,都可統稱為擇吉術,又叫選擇術,它們都是通過一定的方法給人們提供關於吉凶的信息的。

人類為了生存,生活環境就必須安全,而擇吉的目的,就是為了安全。擇吉就是人類選擇、利用有利條件避開和克服不利因素所做的一種努力,趨吉避凶,近利遠害,這同時也是人類的天性或本能。

擇吉是人類運用智慧和經驗,尋找、確定人世間種種活動的適宜時間、空間,其要領在於儘可能充分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以及以上三者之間的和諧關係所造成的適時機遇。

擇吉同時能滿足人們的心理需要,增加人們的信心和決心。

千百年來,我國民間長期盛行著擇吉習俗,諸如婚喪嫁娶、祀神祭祖、修宅建房、開市遷徙、上官出行等等。都要選擇一個所謂的「黃道吉日」與「吉時」,它雖被有些人認為「迷信」與「舊習」。但是,這卻是人類的正常心理趨向。這是一種文化的尊榮方式,用頑強的生命力支配著人們的日常生活。


凡平民百姓,所謂大事不外乎婚喪嫁娶、傳宗接代、修房建宅、祭祀神靈、上官遷徙等。對於這些用事的擇吉,人們除了用易理和神卜等方法選擇吉日吉時外,還特別注重民間習俗的吉凶事宜。俗語道:「隔里不同俗」。各地有各地的習俗,其實,無論怎樣不同,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趨吉避凶。

中國民間禁忌中的數字禁忌


從「一」開始就有忌諱,原因很簡單,「一」是單數。所以在給結婚或者祝壽人家贈送禮品的時候,一定要禁止送單數,以寄予好事成雙的願望。

但有的民族還忌諱數字「二」,如給死者家或者病患者送禮表示慰問時,就忌雙數。滿族、朝鮮族忌雙日子出殯,其用意很明了,不希望不幸或痛苦再次降臨,壞事成雙。

對「三」和「四」的忌諱也很普遍,因「三」與「散」諧音。揚州人做壽也忌諱這個數,所謂男不做「三」,女不做「四」,指年齡的「三十」和「四十」。一層意思是「三十」和「四十」年歲不大,不應該做壽;另一層意思是「三」和「散」、「四」和「死」諧音,不吉利。  「六」意味著順順利利,但湖北天、沔一帶,人們竟以為「六」是不吉祥的,做菜(特別是吃雞蛋)、送禮物等數目絕對不可能是「六」。當地人讀「六」為「祿」音,因而「六」有「滿祿」、即「死」的意思,所以人們百般避諱。

「九」與「久」諧音,含有長久之意,而畲族某些集居地卻禁忌書寫「九」字,遇「九」字一律都改寫作「仸」。據說與畲族祖先為神犬的神話傳說有關。「犬」與「九」形近,故忌之。「18」是當今人們都認為很吉利的數字,它的諧音「要發」表達了人們希望發財致富的討彩心理。但同樣是「十八」這個數字,在畲族亦被列入禁忌,尤其是青年人的婚嫁喜慶之日,絕不能選在十八日舉行,否則,將會像生前犯有罪孽的亡靈進入冥界一樣遭受十八次磨難。由此可知,數字禁忌的吉凶觀念是因時、因地、因民族、因行業等因素而有所差異的,不能一概而論。

與年齡有關的數字禁忌


年齡表示生命的長短,因此計算年齡的數字也就與生命有了瓜葛。有些數字因各種原因被歷史賦予了凶禍的含義,我國民間在敘說年齡時即避免使用它們,以防危及生命。

人們忌言「三十六、四十五、七十三、八十四」。人們以為「三十六、七十三、八十四」這些歲數是人的一大關口,究其原因,乃是出於對聖人和英雄人物的追念和崇拜。「三十六」是三國時期破曹操百萬大軍於赤壁的東吳大將周瑜的享年;「七十三」是被世代奉為「聖人」的孔子的享年;「八十四」乃是儒家另一大聖孟子的享年。因此人們認為這幾個數字是人生的一大關口,連聖人都難以逃避的,一般人更不用提了,所以人們都很忌諱這幾個年齡,俗語中有「七十三、八十四,不死也是眼窩刺」、「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請自己去」等等一些說法。

中原一帶最普遍的歲數忌諱是四十五歲。據說這是與大清官包拯有關。《汴梁瑣記》解釋:「汴地民間流傳,老包(拯)奉命往陳州放糧,中途遇盜,喬裝忘八(江湖中下九流妓女的鱉腳),逃出險地,幸免於難,其時正值包拯四十五這一年歲,必屬厄運,因而忌言四十五歲,多改稱四十四或四十六歲,以避之。」

忌「六十六」。民間以為六十六歲是老年人的一個「坎兒」,俗諺云:「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東北一帶老人六十六歲生日時,要由後輩給他包六十六個餃子(一般都儘量做得小些),如果能一次吃完,就預示這個「坎兒」能夠平平安安地過去。河南一帶,老人六十六歲生日時,閨女要送一塊肉來,大概是為了還上閻王的債,客觀上卻是解了老人的饞,還了女兒的願。

關於歲數的禁忌,各地還有一些特別的說法。浙江湖州,凡年老壽終,恰遇八十一歲,不能說出這一數字,俗曰九九八十一,財數算盡,後代有窮敗之意。台灣忌諱歲數逢九,以為九歲、十九歲、二十九歲……九十九歲等等為厄關,恐有病災傷亡禍事發生。這是因為在古人的觀念里,一三五七九為陽,二四六八為陰;九為陽數之極,物極必反,故是代表由盈而虧、由盛轉衰的不吉數字。清人董含在《菁鄉贅筆》里就說:「古人逢九,雲是年必有災殃。」所以民間忌諱歲數逢九。

忌諱的數字是因為人們認為它們對人有危險,不是孤獨、離散、破財,就是臨終死亡,都是大不吉利的。它們的影響力至今仍十分強大,當今各大商場衣物上的標價,非「六」即「八」;有些城市大廈的樓層沒有4層、14層、24層……。反映了人們避凶趨吉,發財和長壽的良好願望,也是人對自身本能保護的表現。但是,這類禁忌同樣沒有科學道理,完全是人們「心造的幻影」。

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深遠的發展歷程,形成了許多形形色色的民間習俗,不斷浸潤著人們的日常生活,滲透於各個角落,儘管其中有些糟粕的東西,甚至是反科學的,但也不乏有大多數民眾借鑑用來趨吉避凶而捨不得遺棄的宜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8 12: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