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8|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問題與討論] 與恐懼/焦慮同行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在線上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4 01:34:3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許多人無所不用其極地把休閒時間填滿,或一股腦地跟著身旁的人做一樣的事(例如瘋狂搶購某種商品、怕比別人晚畢業而趕快畢業、擔心別人參加什麼厲害的活動自己沒跟上等等),不是因為做這些事情真的可以讓自己感到「有意義」,而是為了分散面對自己不知道怎樣規劃時間,或不知道做什麼事情才是有意義的焦慮感。

當這種看似個人行為的焦慮感,蔓延成為很多很多人一起做的集體行為,就會演變成一種競爭文化,讓沒有這麼做的人感到被歧視、排擠、遺棄或遺忘,以致趕快督促自己也跟著大家做「一樣」而非「有意義」的事。

面對這種集體性焦慮的有效策略,Rollo May認為不是再去研發更多佔據大家時間的感官遊戲或集體活動,好讓大家可以暫時逃避面對無意義的焦慮感;相反地,我們得營造一種「面對焦慮才是常態」的文化,邀請大家一起來思考做什麼事情才是真的有意義,亦即透過焦慮來負起「成為一個人」的責任,以此建構生命意義!

所以「建設面對焦慮」可以幫助我們創造新的生命意義,「消極面對焦慮」(也就是強迫性地做某些事來降低焦慮的逃避行為)只會讓我們放棄認識自己和創造可能性的機會,進而使我們動彈不得。

但究竟該如何幫助自己或他人建設性地面對焦慮,而非消極地逃避呢?在諸多方法中,Rollo May曾建議「給自己一個理由」!因為一個人會願意面對而非逃避危險,除了實際層面對抗危險的策略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合理的理由」。

就像我曾經問一個學生:「你覺得在我們協會學習處理人際恐懼和信任關係,但卻看到其他同學去參加一些實用性的工作坊,會不會擔心自己最後一無所獲,甚至比別人差?」問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希望這位同學坦承面對:「人際恐懼和信任關係是否對他真的重要,甚至對他未來的生涯發展也實質助益。」

因為當一個人無論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被說服,接受迎接挑戰遠比躲避更具意義時,他才能以建設性的態度去面對焦慮,而非以從眾或麻醉物讓自己逃避焦慮。

換言之,如果個人所認同的價值勝過可能遭逢的威脅或傷害,個人就比較願意建設性地面對焦慮;反之,就比較傾向以消極的方式來面對焦慮,也就是逃避。

也因為這樣,當我們竭盡洪荒之力,為追求信仰裡談的「無比的愛」、「永恆的生命」、「正義的人權」等理想而採取行動時,就是在從事哲學家P. Tillich所說的「終極關懷」活動,個人也就更可能預期到自己將獲得無價之寶,而願意冒險去迎戰焦慮。

當然,有些人也可能因為個人私利或私慾的極大化,而甘冒焦慮的風險,去做一些可能帶來不小傷害的事情。例如,極權主義者或奸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18:0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