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701|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勵志] 為什麼說「一人不進廟 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抱樹」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6 07:09: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一人不進廟,二人不看井,
三人不抱樹,獨坐莫憑欄。
有一些老話聽著很奇怪,
卻又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等到茅塞頓開之後,
才感嘆老祖宗們真有智慧。
以前的廟裡都有較貴重的器皿,
一個人進去,有偷東西的嫌疑,
所以說“一人不進廟”。
兩個人一起看井,
如果一個人不小心失足跌入井中,
會被誤解為是另外一個推下去的,
所以說“二人不看井”。
抱樹其實指的是抬樹,
三個人一起抬樹,
有一人會有偷懶的嫌疑,
所以說“三人不抱樹”。
一個人獨坐的時候,
容易想到一些悲傷的事情,
坐在高處,也容易想不開。
所以說“獨坐莫憑欄”。
這個世界總有你不喜歡的人,
也總有人不喜歡你,
要為懂自己、喜歡自己的人而活著,
不要在不喜歡你的人那丟掉了快樂,
然後在喜歡自己的人這忘記了快樂。
所以“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世間並無十全十美的事物,
曾國藩給自己的房子取名“求闕齋”,
用意是持滿戒溢,居安思危,
因為他明白“盛極必衰,樂極生悲”,
若真想得到精神上的圓滿,
最好先在物質上有些欠缺。
所以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
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盡。
調整好心態對健康至關重要,
有了好心情、好心境,
也就有了健康身體的基礎。
最好的心情是寧靜,
一顆平常心,勝過靈丹妙藥。
所以,“太上養神,其次養形”,
養形不如養神,調身不如調心。
人在福中不知福,船在水中不知流,
直到有一天苦了,才對比出以前甜,
所以甜中總有苦,福中總有禍的人,
才最能感受到幸福,感恩才能惜福,
我們總是忽略已經得到的與擁有的,
所以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秀才餓死不賣書,
壯士窮途不賣劍。
有些動物主要是皮值錢,譬如狐狸,
有些動物主要是肉值錢,譬如牛羊,
有些動物主要是骨頭值錢,譬如人。
有骨氣的人有所不為:
不為五斗米折腰,不低三下四求人,
更不會不擇手段地攫取地位與財富,
而是堅守自己的信念,
安貧樂道,享受人生的歡樂。
富日子有富日子的麻煩,
窮光景有窮光景的開心。
富人有富人的煩惱,擁有大量財富,
就要為如何保護、使用錢財而操心;
窮人有窮人的快樂,省了很多煩心事。
“窮”“富”包括物質和精神兩個方面:
有的人是物質上“富”,精神上“窮”,
過日子也少不了麻煩;
有的人是物質上“窮”,精神上“富”,
在“窮光景”里“窮開心”。
能大能小是條龍,
只大不小是條蟲。
龍作為神物,可變大可變小,
善於變化,則可以飛到天上,
蟲只大不小,不能低調隱忍,
不善於變化,只能留在地上。
劈柴劈小頭:
凡是有劈柴經驗的人,
都知道劈柴要從小頭開始,
因為劈大頭會劈歪,
甚至不小心劈到自己。

問路問老頭:
老人的閱歷較為豐富,
並且說話“丁是丁,卯是卯”,
所以,問路問老人不容易出錯。
其實,在人生這條路上,
老人也可以給我們很好的建議。
能受苦方為志士,
肯吃虧不是痴人。
人只有在生活中,能吃得了苦,
吃一塹長一智,才能眼睛發亮,
看清生命的真諦和生活的意義。
清代鄭板橋,
留下兩句四字名言:
一個是“難得糊塗”,
一個是“吃虧是福”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陳柏聖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4 05: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