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0|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十架七言反映了一位怎樣的上帝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6-18 07:45:5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華人忌諱談死亡,認為碰觸這些話題,就會招來不幸。相較之下,基督徒是群異類,會把死亡放在嘴上,甚至每年固定有一整週思考死亡這回事。

每年三月底,世界各地基督宗教徒會過受難週。不少教會於周五受難日(Good Friday)舉行三個小時崇拜。那一天,十字架或用黑布遮蓋、或掛上荊棘冠冕,信徒們會禁食,參加崇拜者會身穿黑色的衣服,並一同默想基督在十架上的七句遺言。據說是從十七世紀,祕魯傳教士貝多亞(Alonso Messia Bedoya)開始這個傳統。每一言,配有一篇短講。牧者有自己的七言講章。《當祂在十架上:與侯活士默想基督最後七言》一書,是侯活士對七言的宣講與默想。

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是當代知名的基督教倫理學教授,幾部影響基督教界的代表作已有中譯本,《暴力世界中的溫柔:軟弱群體的先知見證》、《異類僑居者:有別於世界的信仰群體》、《和平的國度:基督教倫理學獻議》、《馬太福音神學註釋》,以及這本《當祂在十架上》。閱讀這些書,重新爬梳想當然爾的信仰核心問題,好比:成為基督徒是甚麼意思?甚麼才是屬基督的?甚麼才是教會?教會怎樣成為教會?教會有否成為教會?然後讀者會被自己嚇到,進而深思每天讀經禱告的我是否是基督徒,是否是屬基督的,星期天去的教會是否是屬耶穌的教會。侯活士提出的洞見,有著先知視角,銳利獨特,直指人心,無怪乎,他於2001年被《時代雜誌》評選為「美國最佳神學家」。本書是侯活士透過十架七言,反省十字架最根本的意義。

這本書,不厚,但不好讀。侯活士自己都如此認為,難讀不是因為他對文字的掌控力不足,詞不達意所造成,而是心理問題,你我難以接受十字架上聖父犧牲聖子的實況,也害怕思想十架七言,在世上所珍惜的那些會受到威脅。就像人們聊天不談對死亡的看法,不願意去面對死亡存在、甚至臨近的事實,因為我們活著其實是靠著「沒有死亡」為前設,來進行例行常規的活著。好比我愛使用週曆手冊做生涯規劃與紀錄。年度計劃分長程(十年)、中程(二至三年)、近程計畫(今年)。這已經設定自己十年內都不會死,而且身體狀況、經濟狀況是跟現在差不多。如果有死亡,這個計畫表就無法做下去。至於我,覺得這本書難讀是因為深思十架七言,會碰觸到自己最深層的神學想法。如果信仰流於表面、沒有深度,那自然就讀不懂。十架七言是個奧秘。奧秘對於一般人而言,是一團無法解開的謎。但在基督信仰內,奧秘是指上帝已經揭露給世人的不易懂的事,信徒需要不斷地讓自己接受奧秘的刺激與衝擊。

傳統的十架七言,先後次序如下:

(一) 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廿三34)
(二) 我實在告訴你,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了。(路廿三43)
(三) 「母親,看你的兒子。」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約十九26-27)
(四) 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太廿七46;可十五34)
(五) 我渴了。(約十九28)
(六) 成了!(約十九30)
(七) 父啊!我將我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廿三46;參約十九30)

這七句話是摘自四卷福音書綜合整理而得。跨書卷的系統化歸納雖然有好處,但每一卷福音書原本各自有其編寫旨意與風格特色。若強拆出來,句子脫離上下文,會產生其他的問題。果然,善於問基礎問題的侯活士,就提出十架上的第一言應該是「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

傳統上把這樣的順序,要帶出,「饒恕」、「救恩」、「關係」、「離棄」、「苦難」、「使命的完成」、「復和」的順序。饒恕放在第一,幫助信徒明白,何以耶穌不得不死。我們過去、現在、未來皆罪孽深重,都需要上帝的寬恕。然而,侯活士嚴肅地指出把焦點,從耶穌移到我們身上,這是致命的偏差。十架七言最重要的是要看見上帝,而不是看到人類自己。我們有著根深蒂固強烈的自戀情結。侯活士提醒,千萬不能把耶穌之死視為先知、殉道士或是革命家之死。耶穌把自己交出來,不是為了賦予死亡意義和目的。這是上帝之子的死!在進行十架七言默想,要緊緊地捉住這個要點。

侯活士的見解獨到。以第三言為例,我們華人很容易把這句話視作託付遺族。耶穌將死,不能再克盡孝道,所以把母親馬利亞托給他所愛的門徒。然而侯活士提醒福音書描寫的耶穌並非family-friendly(對家庭友善的),雖然基督教是pro-family(擁護家庭的)。

馬可福音3:31-35記載耶穌正在講道,他的母親和弟弟們在外面要找他。耶穌回:「誰是我的母親?誰是我的弟兄?」就四面觀看那周圍坐著聽講的人,「看哪,我的母親,我的弟兄。凡遵行 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姊妹和母親了。」路加福音14:26耶穌甚至公開表示,「人到我這裡來,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兒女、弟兄、姊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門徒。」

當然,耶穌這些反家庭式的言論有神學意涵,是要帶出更高的家庭(上帝國)觀,屬耶穌的,彼此是永遠的家人。侯活士提出,馬利亞是首生新造的人,她對應著亞伯拉罕。她是這個大家庭的第一人。我們憑著信心,成為基督裡開創新時代的兒女。上帝制止亞伯拉罕獻兒子,但天父沒有阻止馬利亞之子耶穌犧牲。耶穌對馬利亞說「母親,看你的兒子。」是叫她看出所生的這位,是為了犧牲自己而誕生,叫人可以得生。馬利亞親眼目睹聖子被殺為祭,她進入十架的黑暗,同時她必須要抓緊聖靈給的應許,耶穌是彌賽亞,必從十架成就這一切。耶穌接著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意思是馬利亞是這個新家庭的第一位,是這信仰的先驅。她是整個身體的一個肢體,我們同為肢體。我們跟馬利亞一起,因著盼望,在十架下忍耐等候。

讓我們回到聖經,審視耶穌的七言,再次認識我們所認信的那一位。受難週,或從本書,或從牧長們的七言講道,釐清自己對上帝的認信:十架七言反映了一位怎樣的上帝。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5:1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