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3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什麼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門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7-3 01:11:30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什麼是佛教中的安般守意法門

  佛陀曾針對每一個從他學法的人,設計了各種讓心專注的方法,就是“觀出入息"(梵語anapanasati)亦稱安般守意,安般的安是梵語ana,即入息的意思,般是梵語apana,即出息的意思,守意是梵語sati,即守意。

  安般(anapana)者,通譯為息,十念之一也。入佛法有二甘露門,一、不淨觀,二、安般守意。而於我國六朝禪法則以安般為最要,而特別由安般的演進,成為各家各派中無數甚深禪定之修法。所以《釋禪波羅密次第法門》雲:“佛法甘露門,名阿那波那,於諸法門中,第一安穩道。"

  經中曾記載釋迦牟尼佛在達到正覺不久後,對弟子所說的一席話:“弟子們,我在最近三個月間,全神貫注於出息,因而得到了諸多心得。我實際地實行入息、出息、長短息等等各種呼吸方式,才曉得有各種不同的呼吸方法,而我已經有了粗略的思維,弟子們,我希望經過更長的時間,再得到更細微的思維。"

  由此段經文可知,釋尊在三個月之間實行安般守意的呼吸法,而後得到許多心得的經過情形,並且由實行出息、入息、長短息等呼吸方式,得到更多的呼吸法,慢慢地思索,獲得更多的心得,連過去所不曾感受到的細微之處,也逐一地體驗到了。

  而且根據記載,釋迦真正領悟到“安般守意"的契機,是在他三十五歲的時候,而後在世間的四十五年之間,“安般守意"便如影隨形的與他同在。

  所以智者大師在《六妙門法》中雲:“故釋迦初詣道樹,跏趺坐草,內思安般,一數、二隨、三止、四觀、五還、六淨,因此萬行開發,降魔成道。當知佛為物軌,示跡若斯,三乘正士,豈不同游此路。"

來源:學佛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8 03:0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