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80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從「鍊金術」到「煉丹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7-3 01:13:4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從「鍊金術」到「煉丹術」

外丹術或煉丹術是中國的道教的一種修煉方法,也是化學的雛形。同時它也對中國傳統醫學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古人煉丹最初可能是為了鍊金,追求財富是人類的天性。外丹術包括了黃白術,也就是鍊金術。最早是通過煉製鉛、汞等藥物來製作長生不老的丹藥。開始稱作金丹,後來為了與內丹相區別,而稱為外丹。相信外丹術的人認為,丹砂可以反覆變化,黃金可以永久,因此用他們製成的丹藥,吃了可以長生不老。從漢代起,鍊金術中的一支漸漸轉化成為煉丹術,追求永恆也是人類的本性。


煉製外丹,是通過各種秘法,燒煉成丹藥,用來服食,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點化自身陰質,使之化為陽氣。

古人「萬物同類」、「物類同感」的思想,古人認為金是陽性的,性質穩定,不怕火煉,永恆存在,而汞(水銀、硃砂)是陰性的,能夠不斷循環,如果能夠服食它們的性質,就可以獲得它們一樣堅固不朽、循環永恆的生命——《周易參同契》「金性不敗朽,故為萬物寶,術士服食之,壽命得長久」。


葛洪《抱朴子• 仙藥》:「仙藥之上者」為丹砂;礦物藥(黃金、白銀、諸芝、雲母等)優於植物藥(松柏脂、茯苓、地黃等)——原因即在於金屬的穩定性或循環性特徵。

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荊州曾問遠公:「《易》以何為體?」答曰:「《易》以感為體。」殷曰:「銅山西崩,靈鍾東應,便是《易》耶?」劉孝標註引《東方朔傳》:「孝武皇帝時,未央宮前殿鍾無故自鳴,三日三夜不止。詔問太史待詔王朔,朔言恐有兵氣。更問東方朔,朔曰:『臣聞銅者山之子,山者銅之母,以陰陽氣類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鍾先鳴。《易》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應在後五日內。』居三日,南郡太守上書言山崩,延袤二十餘里。」


另外,道家外丹也可指「虛空中清靈之氣」,近代陳攖寧先生云:「外界資助,當然不可少,卻是在虛空中尋求。」「修仙者,貴在收積虛空中清靈之氣於身中,然後將吾人之神與此氣配合而修養之,為時既久,則神氣打成一片,而大丹始成。」 李道純云:「外陰陽往來,則外藥也。內坎離輻輳,乃內藥也。」 《天仙正理》認為內藥、外藥皆原本先天祖氣,所謂外藥,是指「祖氣從生身時,雖隱藏于丹田,卻有向外發生之時,即取此發生於外者,復返還於內,是以雖從內生,卻從外來,故謂之外藥。」所謂內藥,是指采外藥煉成還丹大藥,「全不著於外,只動於發生之地,因其不離於內,故謂內藥。」。「外藥為生而後采,內藥為采而後生,實止此一氣而已。」

來源:道站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08:1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