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0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重要資訊] 【海外試駕】小S來了!Mercedes-Benz C-Class[31P]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其實我很愛家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轉吧七彩摩天輪 藝術之星 星座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7-3 13:30:0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本文最後由 阿挺哥哥 於 2019-7-3 13:32 編輯

【海外試駕】小S來了!Mercedes-Benz C-Class

全新第四代C-Class已經於2013年12月發表,相信車迷們都已看過之前的介紹。台灣預定於2014年7月引進,本刊獲邀於3月初赴法國南部城市馬賽參與試駕,這個因TAXI系列電影而家喻戶曉的海港都市,能與C-Class產生什麼交集呢?

豪華房車群雄爭霸戰役從未片刻停歇,在同級對手BMW 3與4系列與AUDI A4等車廠不斷推出強大的新科技配備與操控優勢競爭之下,一向是賓士後驅中型房車主力的C系列必須端出更好的菜色迎敵, 無論安全、科技、性能、操控都必須推上更高的巔峰,才能鞏固並吸引更多精英消費者的目光。

自從新世代以前輪驅動底盤為基礎的A、B、CLA車系誕生後,C-Class的定位便起了變化,既有CLA動感十足的四門房車,時下的C-Class處境顯得十分尷尬,雖然前驅與後驅的操控感截然不同,但一般消費者並不具有充分的認知與特別喜好,因此如何創造新車系的更高等級價值,成為第四代C-Class的主要目標。

你可以稱他「小S」!

第一眼看到新C-Class,必定會因為頭尾燈造型太家族化而感到「一點也不意外」。

頭燈酷似去年中程改款的E-Class,尾燈也採取了雙層湯匙形LED燈條,整個車體則非常神似去年大改款的旗艦大哥S-Class。搭載經典款水箱罩的C-Class一眼望之,活脫是S-Class的縮小版,稱之為「小S」,一點也不為過。

不過,身為較年輕世代選購的車款,造型上還是比老大哥活潑些,跑車化的前下巴與車側流暢的雙折線,在CLA的極度動感與S-Class的豪華典雅之中取得了平衡。長引擎室、短前後懸的比例,仍與前驅基礎的CLA有明顯的差異。

整體感升一等級
隨著人們平均身高的增長(這是官方說法)以及CLA車系的向上推升,C-Class被迫長大了。軸距比上一代大幅增加了80mm達到2840mm,車長也增加了95mm達到4686mm,車寬也增大到1810mm,成長了40mm。行李廂空間也擴大到480公升。車系長大是車廠間的默契,二十年來大家為了相互較勁,同名車系足足變長20公分也不稀奇了,以前我們稱C-Class為賓士的入門車,現在已經成長到昔日E-Class的等級,無論豪華與科技都足以當哥哥了!

外觀上,摩登簡潔又富侵略性的造型,豪華與跑格的視覺效果兼具,圓融精煉的曲線強調C-Class的智慧科技感,精確的線條巧妙運用陰影效果達到跑車化印象與不可小覷的操控實力。

內部空間方面則訴求高等級的材質,豪華、優異觸感、精確手工的縫線,達成豪華車必備的氛圍。駕駛與乘客座擁有寬敞空間與摩登時尚的設計。若與以往C-Class的定位比較,已「從經濟艙升等為商務艙」,夜間室內的多色LED反射照明氣氛燈,直接從S-Class傳承而來,提升不少奢華的尊榮感。

儀錶設計具有強烈的賓士運動化風格,跑車式的中控台線條由三個圓形出風口延伸到中央扶手,簡潔無縫的線條與高質感的控制鈕塑造強烈的科技感。



上方的七吋多功能顯示幕符合e世代的需求,選配COMMAND Online系統則有更大的8.4吋螢幕。

金屬質感的五個大出風口與車門側的控制按鍵,與其他溫暖感的材質形成強烈對比,例如木紋飾板與儀錶台的ARTICO手工皮質。立體化的控制按鍵觸感與質感兼具,功能繁多卻能排列簡潔,操作也十分直覺。中央扶手前方新設計的觸控板,可以在連接智慧手機時使用各種手指滑動功能,也支援多種語言的手寫輸入,十分便利。



常有人問我雙B、AUDI到底有什麼差別?從內裝的角度看,賓士是最讓駕駛人享受輕鬆氛圍,操作最直覺,設計最貼心的豪華品牌,總會預設好最實用的置物空間,最舒適方便的設定,以及最沒壓力的空間感,和BMW的戰鬥機駕駛艙,與AUDI的高科技太空艙,感覺大不相同。

新C-Class再次遵循了這個「任何人都可輕鬆駕馭、享受舒適」的設計哲學。

同級首見鋁合金複合車體新C-Class引進了鋁合金複合車體結構,更進一步強化了車體剛性與噪音、震動的抑制,當然也對安全性加了分。相較於鐵製車體,鋁合金複合結構降低了70公斤的車重,再總和全車取代的鋁合金鈑件如車頂等處,總共可減少100公斤的重量,在不降低性能的情況下可減少20%的油耗,同時降低車體的重心,更有助於激烈的操控表現。
與前一代相比,鋁合金材料的使用比例從9%狂增到48%,如此大規模的使用在量產車,且不是頂級的大型房車上,在同級車中可謂創舉。大量鋁合金鑄造材質與超高強度金屬材料的使用,有效控制撞擊時的衝撞力分配,也讓乘客艙的安全性大幅提升。車廠之間的激烈競爭確實能促進汽車高科技的普及化。


除了結構的進化,由於流線的車體設計,在配合可變式進氣閘門的車款上,風阻係數甚至降低至0.24,如C220 BlueTEC BlueEFFICIENCY車款上,不僅有絕佳省油性,也開創了同級之最。為何低風阻Cd值如此重要?當車速約達70km/h時,因撞風而產生的阻力便已經與其他機械與輪胎摩擦等因素造成的阻力相仿,可想見長途高速巡航時的影響更大,如能降低風阻系數,勢必對省油甚至減少二氧化碳排量有相當大的幫助。

不僅如此,在雨中行駛時,後視鏡與左右車窗以及後擋玻璃能維持大面積不受雨滴影響,以保有良好的視線。從A柱到車頂的導水溝有效分隔雨水,前擋風玻璃和車頂的間隙也控制在1mm之內,以避免集水側流到車窗上,也因此大幅度減低高頻風切聲。

新引擎系列導入
在C200 BlueTEC車上搭載的1598cc四缸柴油引擎可發揮136匹馬力與320Nm的扭力,同時達到Euro 6的油耗標準,超省油環保又具有充沛的動力。在賓士與雷諾日產合作協議下,這個引擎取自雷諾並不是謠言,就如同INFINITI Q50也會搭載賓士的2.0汽油渦輪直噴引擎一樣。賓士為這具輕巧的柴油引擎加上了ECO Start/Stop功能,並提供了特殊的雙質量飛輪平衡技術,減去了平衡軸,增加了動力與油耗表現。

至於2.2 CDI的四缸柴油引擎則是賓士自有的新版本,不同調校可發揮115hp到204hp馬力,另也有特殊更省油的163hp BlueEFFICIENCY版本,端看不同市場需求而定。大部份的柴油引擎都達到歐盟A+的油耗標準,除了四輪驅動的4MATIC版以外。


第三代的BlueDIRECT缸內直噴汽油引擎也提供了1.6、2.0直列四缸兩種,馬力依照調校從156hp到245hp,V6的3.0引擎則有333hp馬力。這些第三代直噴汽油引擎已廣泛運用在賓士各車系,其動力與油耗改善的祕訣主要來自高速多重點火系統以及壓電式高速多孔噴油嘴技術。
油電混合系統也從S和E系列傳承到C-Class身上了,例如C300 BlueTEC HYBRID採用2.2 CDI柴油搭載小型的電動馬達,總和輸出達204+27hp,每百公里行駛只需3.6公升柴油的優異成績。
賓士近年不再以排氣量命名車系,而是以「排氣量輸出參考等級」來區分,例如C180其實是1.6渦輪增壓汽油引擎,C200 BlueTEC則是1.6柴油引擎,分別對應傳統1.8與2.0自然吸氣汽油引擎的大約性能,但扭力可都一點不遜色,拜引擎科技所賜,入門的C180的0-100km/h加速成績也僅8.5秒,加速一點都不慢!


令人滿意的懸吊
新C-Class的懸吊系統採用了全新的設計,前軸採用四連桿設計,終於不再是「賣花臣」了。後軸更採用五連桿設計,讓前後輪胎與地面的抓地力獲得更精確的控制性,駕駛起來當然比前代進化許多。更酷的是所有連桿都是鋁合金製,足足比傳統鐵製連桿輕了兩公斤,更輕的懸吊組件對操控性能絕對有正面的幫助。

更讚的是DIRECT CONTROL電子懸吊列為標準配備,可自動調整懸吊的阻尼,分成三個版本:基本的Comfort舒適型,Avantgarde可提供更廣域的舒適與運動性調整,Sports版本則增加了降低15mm的跑車彈簧與可變轉向齒比系統,更具有運動性。

AIRMATIC氣壓式懸吊也首度出現在C-Class身上,共有Comfort、ECO、Sport和Sport+共四種選項,如同AMG車系,額外提供一個Individual設定,可讓車主儲存個人喜愛的模式。氣壓式懸吊已經發展多年,從S-Class到AMG跑車款,一直有優異的口碑。不僅能適應路面自動依照車主的需求調整懸吊軟硬度,還能依照車速與承載重量自動調整車身高度,讓車體在高速時可自動降低車高以減低風阻,路經崎嶇路面時,車主也可自行調升車高。

筆者試駕時小幸運地抽到搭載AIRMATIC系統的C200,奔馳在城外的山區道路,只有兩種感覺:第一,馬賽附近的山區道路品質實在太讚了!不但路面平整紮實,彎角會做傾斜度,甚至小半徑的彎道和山壁之間還做了沙地緩衝區@_@。第二,C-Class的操控性可以跟上BMW 3系列了!在原本擅長的穩定性中,C-Class的指向性更靈活了(不要問AUDI如何,前驅底不要拿來比)。

世界最先進主動安全
Direct-Steer電子控制方向盤與STEER CONTROL也全面搭載於C-Class身上,能隨著速度感應改變輔助力道與齒輪比,並支援自動停車等駕駛輔助,在行駛過程中可主動輔助穩定車輛行進方向,例如出現轉向過度時會自動反打修正,遇上左右不同抓地力的路況也會第一時間協同車身穩定系統進行轉向修正,這項標準配備有效地進一步強化行駛時的主動安全。

電子駐車剎車也全面普及於新C-Class車上,位置在方向機左側燈組旋鈕的下方,只需輕按便可啟動,輕拉即可釋放,也可開啓Comfort Go功能,踩下油門即自動釋放駐車剎車。如果車輛時速在4km/h以上按下,還會啟動ABS與ESP的系統,協助採取緊急剎車的輔助。

此外,去年才上市的E-Class改款與全新S-Class車上所搭載的最先進主動安全系統「Intelligent Drive」也應用在C-Class身上,這項包括長、中、短程雷達以及立體多功能攝影鏡頭,環繞車身360度的感應器,能監測遠達500公尺前後方的其他車輛與行人動態,以及50公尺前方扇形範圍內的立體影像監控,如此可主動避免前方碰撞,甚至預先偵測行人或十字路口的橫越車輛,提前避免碰撞的可能性。本系統也能偵測交通號誌,例如速限,將資訊納入儀表與導航系統中以提醒車主。

在擁擠的都會行駛中,這套系統會持續監督前方的碰撞可能,如與前車距離過近,會先在儀表台上方閃爍紅光警告,萬一事態緊急,會發出警告聲音並且施以輔助剎車力道確保不追撞。後方來車過度接近時也會以迅閃尾燈來提醒後方來車。這在我們的試駕過程中遇過許多次,確實有明確的提醒作用。



DISTRONIC PLUS現在更聰明了,當車速低於設定的定速巡航時,除了會自動保持與前車的安全距離外,增加了車道主動修正的轉向輔助,讓車輛會預設保持在同車道上。筆者在高速公路測試這項功能,發現竟能雙手不必理會方向盤,也不用踩油門剎車,就一直跟車前車自動行駛。不過,更聰明的事發生了,當你一段時間沒對方向盤施加轉向力時,儀表板竟然跳出紅色圖樣警告,要求你手握方向盤,別因輔助科技太方便而睡著了!

七月底上市 建議售價提前公佈看了新C-Class那麼多項重大進化,是否已經心癢癢了呢?截稿前台灣賓士公佈了建議售價,並將在七月底左右隆重上市,引進的車型包含一款柴油引擎與三款汽油引擎。最入門的C180 MODERN採用1595cc的缸內直噴汽油溫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156hp/5300rpm,最大扭力250Nm/1200~4000rpm,建議售價NT$195萬元。柴油款引進的是C200 BlueTEC MODERN,採用1598cc柴油引擎,最大馬力136hp,最大扭力達320Nm,建議售價NT$198萬元。較高等級的兩款C200採用1991cc缸內直噴汽油渦輪增壓引擎,最大馬力為184hp/5500rpm,最大扭力為300Nm/1200~4000rpm,AVANTGARDE版建議售價NT$215萬元,EXCLUSIVE版為NT$226萬元。最頂級的C250 AMG Line除了有AMG套件與運動型懸吊之外,同顆汽油引擎的馬力也調升為211hp/5500rpm,扭力也調高到350Nm/1200~4000rpm,建議售價為NT$258萬元。



所有的車型都搭載7G-TRONIC PLUS前七速自排變速箱,都是後輪驅動,除了AMG版是運動型電子懸吊之外,其他款都搭載舒適型的電子懸吊。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車型,空車重量都只在1425~1480公斤之間,僅和國產1.8升房車相仿,鋁合金車體減了100公斤的效益真是不錯!但值得遺憾的是,引以為傲的Intelligent Drive主動安全雷達系統目前仍卡在咱們管很寬的NCC,雖然已經送測證實「不會干擾軍用設施」,但距離開放選配還需要...不知多久時間。因此不僅C-Class,連E和S目前都無法選配這項當今最先進的主動安全科技,非常可惜。

48%鋁合金車體、主動電子方向盤、鋁合金多連桿電子懸吊、更多e世代科技與豪華,這樣的C-Class再次樹立了同級車的新標準,未來的競爭車款勢必得跟進,對消費者而言當然是好事,我們政府單位也更應該跟上世界潮流,不要總是扯後腿,自我封閉。從電動車、新能源、三輪摩托車到車用雷達安全系統,都未見積極協助順應科技發展的動作,導致國內業者只能跟隨世界主要市場,難以孕育發明創新的先機,畢竟主動突破才有未來啊!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22 02: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