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16
- 最後登錄
- 2025-5-2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8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808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道人傳法看重那些條件?
1、首先要看德性,看是否奉道專一
明朝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就在《道門十規》中作了專門的規定:“(修道之人)亦不得濫授道法,輕泄玄機。雖入道之人、崇教之士,言行不莊、慢忽香火者,亦宜寶秘,慎勿妄傳,而況市井屠釣之徒,苟利眩名,輒納為徒,浮談誑語,自貽律譴,罪所不原。”
也就是說,雖然即使是某些所謂“入道”的、“崇道”的“玄門弟子”,但是言行不莊、怠慢香火,都不能授其道法。更何況傳授給那些只知追名逐利、舉止輕浮、言行不端之人。
如果真那樣做,傳法者自身都會被牽連受到上天的懲罰,而且此罪極大且不可赦免。
2、其次,還要看傳承人是否有“天賦”
要修習道法,德行和天資同樣重要。在古代,培養一個道士不比培養一個秀才容易。
《天皇至道太清玉冊》雲:“凡收育徒弟,必擇喬木故家聲名昭著鄉里,崇道積善之人子孫,無惡疾違礙者,取之以禮,結為道親,方可與進。”
以前老道士收徒傳法,有自己的一套觀人之術,除了品行之外,還要看人的面相,不說要天庭飽滿,地閣方圓,至少要五官端正、四肢健全,出身良善之家的聰穎子弟。
如果“德性”和“天賦”都具備了,接下來怎麼做?
瓊管先生白玉蟾在《道法九要》中已經說的非常清楚了——“立身第一”。學道之人,必須學會為人處世,能夠安身立命。
然後再每日焚香禮拜,護持道經師寶。閱覽道門經典,心存善念,事事求真。悉心供奉香火,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注意言行與威儀。勿生邪念,遠離煙花、殺戮、陰穢之地。同時清靜身心,遠離惡友,行善積福。做到這些,才能開始尋師訪道的旅途。
來源:道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