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我們看看現代的臺灣,少數幾十年、幾百年以前的古道場有產業,這種道場現在幾乎沒有了。
新建的道場,當然更不必說。沒有恆產,寺院的經濟要靠信徒。
寺院沒有固定的收入,所以法會、經懺佛事很多。諸位想想,這些事必定耽誤修學。
如果寺院經濟制度不健全,對於修學會產生很大的妨礙,這就是「法輪未轉食輪先」的道理。
西方極樂世界,大概阿彌陀佛參觀考察十方諸佛剎土,修行人都有這樣的憂慮,
所以他對於物質生活的供養,設想得非常周到,修行人所需要的『飲食、衣服、種種供具』,物質生活所需要的一切,『隨意即至』,都具足。
這是助道之緣殊勝,沒有欠缺。『無不滿願』。
你所需要的東西,西方極樂世界都有,隨念現前,思衣得衣,思食得食。
也許有同修看到這段經文,就產生疑問,西方極樂世界還有飲食?
飲食是五欲之一。財、色、名、食、睡,有五欲還比不上色界天,西方世界有什麼殊勝之處?
好在經文後面,釋迦牟尼佛有詳細的說明。飲食的需要,大概是剛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還沒幾天的眾生,因為他有這個習氣,只要這個念頭一動,飯菜就擺在面前。
他們見到、聞到,又想到我現在已是菩薩,不需要了,立刻就沒有了。
這是欲界眾生初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習氣未斷,還有這些事情。實在講,決定不需要。
我們這個世間初禪天人就不需要飲食,禪悅為食!何況西方極樂世界?
這就說明你的習氣帶到那邊,只要一起念,自然就都能現相,何況其他,我們心中所需求的,那有不現前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