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7-8-11
- 最後登錄
- 2025-9-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08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1251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嵩山大法王寺,現千年「肉身佛像」,引得大量日本人前來參拜
2019/08/08 來源:老楊談史
說起我國的河南嵩山,可能很多人馬上想到的就是嵩山少林寺,嵩山少林寺確實是嵩山的一大特色景點,其實嵩山還有一個大的寺廟,那就是大法王寺,跟嵩山大法王寺比起來,嵩山少林寺就要遜色許多了,這座寺廟建立於我國的東漢時期,是我國最早的一批寺廟之一,比少林寺還要早近430年,距離現在已經有1900多年了。
經過這麼長時間的風風雨雨,大法王寺已經有些破損了,在考古隊在修繕大法王寺的時候,修繕寺中隋朝時期的舍利塔之時,無意中發現了這塔底下竟然還有一個地宮,這座地宮修建於地下,所以並沒有受到風雨的洗禮,地宮總共分成了4個部分,考古隊在打開這座已經塵封了很長時間的地宮大門以後,發現20多件佛教的寶藏,很有考古價值,出土了世界上罕見的「飛天舍利盒」和「舍利子」還有三顆佛牙,考古隊發現這些國寶級別的文物以後,非常的開心,而更加讓人震撼的是在這地宮中,有一尊保存完好的「肉身佛像」,這尊佛像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
這種佛像是佛教高僧修行的結果,高僧在圓寂以後,遺體沒有經過摘除內臟、藥物、風乾等特殊的處理,用坐缸的方式,經過幾千年仍然可以讓肉身得到完好的保存,這個也被稱之為「金剛不壞」「全身舍利」,這座千年肉身佛像在曝光以後,吸引了很多日本人前來參拜。
考古人員在這座地宮的角落裡還發現了一個小石碑,塵封了大量的塵土,上面記載了這座佛塔的由來,翻譯出來的大概意思就是,唐武宗時期,朝廷開始推行滅佛政策,所以為了保護寺廟中比較貴重的東西,所以就建設了這座地宮,然後寺廟中的貴重東西就全都搬放到了這地宮當中,而落款是兩位高僧的名字,圓仁和天和,考古人員研究發現,天和是大法王寺的一位高僧,而圓仁和尚就更加的了不得了。
在唐朝時期,日本經常會派僧侶來到我國學習佛法,他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他在日本的地位也不低,他是日本天山門派佛教的創始人,而且還是唐朝鑒真和尚在到了日本以後的第三代弟子,而他的命運也是比較悲慘了,在他來到了唐朝以後沒多久,唐武宗就下令開始滅佛, 為了寺廟中的珍貴財物,他就帶著這些東西決定長眠於地宮中,這也就是為什麼他的「肉身佛像」被找到以後,大量的日本人都來到大法王寺參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