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對順境,心裡起歡喜心、貪愛心,我要忍;逆境中,看到這個人不順眼,看到這個事不痛快,也要忍,這是修行。
真正講修行,功夫都在此。不能忍就不能成就,《金剛經》說「一切法得成於忍」。
那是講世出世間一切法,能忍的人能成功;不能忍的人注定失敗,世出世法沒有例外。
所以,《仁王經》將菩薩五十一個位次用五種忍來標示表明。
第一是「伏忍」。伏是伏住,壓住。忍不住也得要忍,要勉強的忍,這是初步功夫。
再進一步,第二個階段是「信忍」。理論逐漸通達明白了,相信佛菩薩聖賢人的教訓,能忍。
再進一步功夫深了,能「順忍」,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是第三階段。
第四階段是「無生法忍」。最後、最高的是如來果地上「寂滅忍」。
初地、二地、三地屬於「信忍」。由此可知,三賢位:十住、十行、十迴向都是「伏忍」。
到登地,初地、二地、三地是「信忍」,四、五、六地是「順忍」,七、八、九地是「無生法忍」,十地、等覺、如來果地稱「寂滅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