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亦讚歎一切眾生三業所為善。若非善業者,敬而遠之,亦不隨喜也」。
對於眾生之善心善願善行要讚歎,古德教我們「隱惡揚善」。
指責人家的惡事只有兩種人,一為父母,一為老師。
老師的恩德與父母同,老師教訓弟子時亦應在暗室,要顧全其面子。
讚善要恰如其份,不能過份,過份則近於諂諛。
又在生活中遇到許多人,其所作所為並非善行,但同他是好友,人情難卻,勉強隨喜,以致誤導眾生,不辨邪正,此乃以佛法作人情,了無是處。
若遇此種人,最好敬而遠之。
「又真實心中身業合掌禮敬四事等供養彼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
此亦舉例,應知其精神所在。「合掌」是表一心,對人對事對物均應恭敬。
「四事」指「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此為生活所必需。
《無量壽經》說西方世界衣食自然,清虛之身,四事均不需要,此處所說「四事」是「受持、書寫、讀誦、讚歎」,
以此四事供養阿彌陀佛及依正二報,乃屬必要。從一個地區影響到另外一個地區,逐漸影響到全世界。
如今天我們所說的流通法寶,現在的錄音帶錄影帶經典佛像,在物質方面比以前方便,可以廣為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