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可見修行有功夫,不必請和尚念經超度亡人,自己動個念頭就行了,這全是由真實深信心中發出來的,有無比的力用。
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此心深信。
由若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之所動亂破壞。唯是決定一心。
投正直進。不得聞彼人語。即有進退。心生怯弱。迴顧落道。即失往生之大益也。
上文「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語意堅定,必須真實心中迴向,有真實信心求生淨土,無絲毫懷疑。
信心之堅定猶如金剛,不為一切異見異學別解別行人等所動。
修行人有的稍有功夫,即增長貢高我慢,產生異見,所謂「知見不圓,解行偏漏」,希望你改學他的法門。
我有一年在台灣大專佛學講座開了一門課,講《感應篇》,非佛教經典,一次下課時在休息室裡,來了一位法師,
把我訶斥一頓,他說:「你是一位講經法師,講得也不錯,為什麼不講佛經而講外道的書?」
我說我未講外道書。他說《感應篇》不是外道是什麼?
我說它雖然不是佛經,而是法印印定,等於佛經。
他說:「什麼法印?」我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算不算法印呢?他聽了之後扭頭就走了。佛法非常開明,任何人所講只要符合其標準,就是佛的大印蓋上了。
弘揚佛法講《感應篇》不是我開的端,印光大師最先提倡。
印光大師住普陀山,定海縣知縣邀他到定海弘法,他派人去,講《文昌帝君陰騭文》,道教的經典,可見老和尚有慧眼。
要救度眾生,最初級的佛學,就是令其深信因果,斷惡修善,這是基礎。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