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7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臥時即有,坐時即無 [複製連結]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9-20 19:03:2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臥時即有,坐時即無
  
  問:
  
  有和尚問石霜慶諸禪師:「聽說佛性像虛空,這對不對?」石霜禪師答:「臥時即有,坐時即無。」你睡覺的時候有佛性,打坐時佛性就沒有了。石霜是不是在 點他:「你明明知道佛性無所不在,還有什麼好問的呢?」還是告訴他:「你以平常心看待佛性,它就有;你一定要追求的話,佛性就沒有了。」

  答:
  
  禪師講話總是很難捉摸。趙州從諗禪師也講過「狗沒有佛性」,《涅槃經》明明說眾生皆有佛性,這是常識。趙州不是不知道,而是對發問的人下了這帖藥: 「你明明知道還要問!好,我告訴你狗沒有佛性,你自己去想想吧!」如果發問者回過頭來思索:「有無都是執著,有無是不二的,有無是同一個東西,有無只是語 言上的遊戲。禪師這麼說是叫我放下。」那他就開悟了。
  
  石霜禪師說躺下來時有佛性,坐著就沒有,跟趙州的「狗子無佛性」有異曲同工之妙。當你躺下來休息,不再執著於追求佛性,心中無罣無礙、無憂無慮、自自 然然,佛性就在那裡,而且根本沒有來也沒有去。當你想藉打坐修定以開悟見佛性,這是造作,是「我」的追求;你追求時反而見不到它,等於沒有佛性,所以你還 是放下一切吧!放下時就會發現佛性是什麼、到底有沒有。然而有與無不過是戲論,只要去體驗就好。
  
  懷讓禪師曾告訴馬祖道一:「磨磚不能成鏡,打坐豈能成佛?」六祖惠能也說:「憎愛不關心,長伸兩腳臥。」只要心中不存對立的觀念,一片自在安閑,就可 以把兩腳伸得長長地睡覺。佛性天然地、本然地、自然地就在那兒,一執著就不見了。這是禪宗的修行態度,一般人是否用得上呢?如果不多少具有人格修養、精神 修養、學識修養,恐怕不容易。
  
  拚命三郎型的人,衝、追、吼、搶、鬥,見了人就打,看到東西就要;這些人或許可以得到小的名位、小的權勢、小的利益,卻不可能做大事、成大業。那些謙 和憨厚的人,看起來不像要追求什麼,卻能涵容、付出、奉獻,往往得大成果。正如老子所言:「既已為人己愈有,既已與人己愈多。」在這方面禪宗近乎老子。做 人有點禪的修養和道家修養非常好,西方的有識之士也已經體認到這一點。西方人凡事以利益為前提,不論小我、大我皆如此;看起來很不錯,但他們已發現這是很 痛苦的事,不能得到身心的安寧。所以,許多對西方文明感到失望、對西方哲學感到無奈的人,已在試著接近、接受、享受禪的哲學和修行。希望這些禪語的解說能 對臺灣及中國的社會有所助益,這一百則也就沒有白費。


聖嚴說禪 聖嚴法師著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收起 理由
xo + 1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9-9-24 09:59:31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19-9-24 10:39 編輯
當你想藉打坐修定以開悟見佛性,這是造作,是「我」的追求;

佛陀說 要勤修禪定 才能解脫成佛
「勤修」就是造作 刻意的行為

你卻說 藉打坐修禪定,這種刻意的行為 是「我」的追求。
你和那些禪師 擺明和佛陀唱反調。誤導眾生

《大薩遮尼乾子所說經》
如來智慧日 無漏摩尼珠
不從餘處生 禪定海中出

《解深密經》
眾生為相縛 及彼麁重縛
要勤修止觀 爾乃得解脫


《大方廣十輪經》若欲得解脱 應當勤修禪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2 23:3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