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2-20
- 最後登錄
- 2025-7-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0189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51531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腦中風臥床 正確擺位好復元
腦中風患者常因為患側肢體的無力或肌肉張力影響,使肢體控制的能力較差。尤其是在臥床時肢體長時間擺放在錯誤姿勢下,容易造成次發性的問題。例如:關節攣縮與變形、不正常張力增加、褥瘡、水腫等。
姿勢良好 避免其他問題
對於長期臥床患者,要有良好的姿勢及擺位,才能夠避免其他問題的產生。
◎針對臥床的姿勢可分為下列3種:
●平躺的擺位方式:頭部維持在正中間,在肩膀下方放置枕頭,以支撐患側手。用虎口握住毛巾捲,讓手腕稍微伸直。另在骨盆下方至小腿放置毛巾捲,支撐患側腳,維持在正中間。
若腳部伸直張力過強,可在膝蓋下方放置毛巾捲;若出現雙腳合併的伸直張力,可在雙腳中間夾枕頭。
●側躺在健側:此方式可以增加患側的使用與注意力(視覺回饋),避免中風患者對患側的忽略。
擺位方式:頭部維持在正中間,放置枕頭以支撐患側手,用虎口握住毛巾捲,讓手腕稍微伸直,雙腳微彎夾枕頭。
●側躺在患側:此方式可以降低患側的肌肉張力與刺激患側肢體感覺。
擺位方式:頭部維持在正中,患側肩膀儘量向前延伸,手肘伸直,掌心朝上;身體後方以枕頭支撐,雙腳微彎夾枕頭。
每2小時翻身擺位一次
雖然中風患者擺位有原則可以依循,但依患者情況不同,採取不同的擺位方式。綜合來說,每2小時翻身擺位一次,可以避免中風後產生的次發性問題。
如果有疑問,可以向物理治療師洽詢最適當的擺位方式,避免不必要的併發症產生,而影響患者復元的進度。(作者為二林基督教醫院復健技術課物理治療師)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