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2-14
- 最後登錄
- 2024-11-2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62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9107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發展靛氰綠滯留測試採血術 助肝癌切除手術更精準
肝及肝內膽管癌為國人10大癌症第4位,手術比例多達一般外科的20%,而開刀前的靛氰綠滯留測試(Indocyanine greenretention test, ICG),是評估殘存肝功能的重要方式,但會有溶血影響醫師評估的風險,奇美醫學中心護理部運用「醫療照護失效模式與效應分析(Healthcar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HFMEA)」,推動近1年半以來,有效解決問題,幫助切除更精確,也減少病人自費的負擔。
奇美醫學中心一般消化外科(7A病房)護理長李玉媚表示,為了避免ICG檢體發生溶血所做的努力,包含強化正確抽取靜脈血技術的認知、設立試管搖晃示意圖,以及進行標準流程改善等,全力提升工作成效與品質。
李玉媚提到,推動後發現,確實優於其他醫院檢體溶血率,且目前尚無病人因術後腹水或肝功能不全延長住院,也減少了病人端的花費,還有重新採血與重新檢驗等時間。
另外,也有縮短備物時間、降低檢驗耗損、減少謄寫錯誤,以及方便得知執行狀況…等效益,李玉媚說,推動迄今,深獲手術醫師的肯定。
李玉媚強調,更重要的是,這項改善可協助醫師於手術前正確評估病人的肝臟功能,還有保留的肝臟範圍,精準切除。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