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12-16
- 最後登錄
- 2025-1-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7598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2948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健康養生,祛風濕、舒筋絡、止痹痛——秦艽的栽培技術
秦艽為龍膽科,蔥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大葉龍膽、大葉秦艽、西秦艽。原產中國,我國內蒙古、寧夏、河北、陝西、新疆、東北、山西等地均有栽培。秦艽植株矮小,藍紫色花清新優雅,可做盆栽觀賞。同時秦艽還有極高的藥用價值,根部入藥有 祛風濕,舒筋絡,清濕熱,止痹痛的功效,主治筋脈拘攣,骨節酸痛,日晡潮熱,小兒疳積發熱。
秦艽高30~60厘米,圓柱形根。蓮座叢葉卵狀橢圓形或狹橢圓形,莖生葉橢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花多數,簇生枝頂呈頭狀或腋生作輪狀;花萼筒膜質,黃綠色或有時帶紫色,花冠筒部黃綠色,冠澹藍色或藍紫色,壺形。蒴果內藏或先端外露,卵狀橢圓形,種子紅褐色,有光澤矩圓形。花果期7~10月。秦艽喜濕潤、涼爽氣候,耐寒、怕積水,忌強光。適宜在土層深厚、肥沃的壤土或砂壤土栽植。
秦艽的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秦艽多採用播種繁殖,春秋兩季均可播種,播前精細整地施基肥,做寬1.2米,高15厘米的畦,按行距24厘米,開深1~2厘米的播種溝進行條播,播後覆薄土,稍加鎮壓,苗高6厘米時按株距9厘米間苗,間苗後要適當澆水追肥,鬆土除草。1年生苗即可出圃定植。
(2)栽培技術: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按株行距15×20厘米開溝栽植,栽後覆土壓實,澆透水,保持土壤濕潤,及時中耕除草,結合除草施肥。
(3)採收技術:選5年以上植株,挖出根部,去掉莖葉,用清水淘洗乾淨,置於陽光下晾曬至半干,切去蘆頭,在曬乾即可。
來源:中國農林科技網
|
-
總評分: 威望 + 3
SOGO幣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