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1)戒律是凡聖的標準
初學佛的同修,特別是知識分子,往往對於佛法的理論非常羨慕,佛法的境界也非常地嚮往,但是提到佛法的戒律,這就搖頭了,就不太滿意了。
我知道很多人有這個觀念,我本人在最初接觸佛教的時候也不例外,我對於戒律就不太滿意。
什麼原因呢?因為我覺得戒律就是我們的生活規範,生活規範是因時、因地而有所不同。
釋迦牟尼佛所制定的戒律,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規範,我們今天學他豈不是開倒車?
要學三千年前的人,還得學印度人,這怎麼能叫人甘心,怎麼能叫人情願呢?
因此對於這個戒律,老師雖然說很重要,我們不好意思反駁,心裡總是不服。
我們是現代人,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沒有必要去學印度人,還得做印度古人,怎麼也講不通,這個癥結就在此地。
我的老師——章嘉大師,非常慈悲。
我跟他三年,每一次下課,我去告假的時候,他老人家很慈悲都送我到門口,輕輕地點醒我一句——「戒律很重要」。
我聽的卻是耳邊風。到大師圓寂的時候,火化是在北投,建了一個小塔,我們在塔邊搭了一個帳棚,守了三天三夜。
我認真做了一次深深地反省:我跟大師三年,他究竟教了我些什麼?
這一反省,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戒律很重要」這一句,因為這一句他至少給我說了幾千遍。
我就想到假如不是真正的重要,他不會這麼多次的提醒我,我實在是冥頑不靈,不能體會其中的奧祕!
這一認真反省,於是乎就有一點覺悟,才發現到佛所制定的戒律跟我們世間的禮節,跟世間的法律不一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