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6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對場作」激出師傅真本事 [複製連結]

天使長(十級)

無恥近乎勇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9-12-31 00:20:3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沒有比較沒有傷害?「對場作」激出師傅真本事

在中式建築設計中,有一項很特別且有趣的工法叫作「對場作」,也稱作「對場營造」,簡單來說,就是一棟建築物的不同部分請不同的建築師傅負責,最常見是分為左右兩邊,一起合力完成。

對場作最早據說起源於北宋,現今仍保存良好的寧波保國寺即為實例。雖然在建築相關的史書上沒有特別記載對場作,但對場作確實流行於民間,尤其在清代時達到鼎盛,主要流行於中國浙江、福建、廣東,後又由移民將此建築文化帶至台灣。

三重先嗇宮正殿。(圖/記者連宜方攝)


會使用對場作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迫於時間壓力或是團隊人手不足,只好請來另一個建築團隊支援,雙方各自分區域建造、互相合作;第二種是兩位師傅都想搶下此建築的建造主導權,這種情況下雙方是處於競爭關係,各自完成自己負責的區域。對場作主要分法有建築前後、左右之分,但較常見的還是左右之分,這樣左右對場一目瞭然,好壞立即分出高下。

三重先嗇宮龍邊建築,由曾文珍師傅率吳海同師傅、王款師傅製作。(圖/記者連宜方攝)


在台灣北部,對場作的代表廟宇有大龍峒保安宮、三重先嗇宮、木柵指南宮等。以三重先嗇宮為例,西元1925年,先嗇宮改建時,由陳應彬師傅率黃龜理師傅製作虎邊、曾文珍師傅率吳海同師傅、王款師傅製作龍邊。

三重先嗇宮虎邊,由陳應彬師傅率黃龜理師傅製作。(圖/記者連宜方攝)


對場作的目的不一定是要兩組師傅相互競賽,但期許以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巧思、技術更上一層樓。左右兩邊的技術、顏料、美感、巧思只要一對照,就會有很明顯的差異,師傅們因此也有了「輸不得」的壓力,甚至常常會有師傅不想輸,自己賠本貼錢建造的事情。但近年來,台灣傳統建築人才青黃不接,優秀的匠師和團隊難尋,如此精湛的「對場作」技藝也趨近於消失了,所以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尚存的對場作廟宇,有興趣的朋友也可親自造訪。

來源:保庇NOW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昨天的今天是昨天,明天的今天是明天,那今天的今天是那天?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5 10:4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