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所以不論什麼經,凡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經,開頭都有如是我聞四個字的。
這四個字,把他倒轉來解釋,更加容易明白,就是說我阿難親聽到佛這樣說的。
是字:是這樣的意思;就是指下邊經文裏頭,從爾時王舍大城起,一直到末後名第十六觀一句,都是佛說的,都包括在如是兩個字裏頭的,都是阿難親聽到的。
佛說法的時候,因為各國的時候,同了各國記時候的方法,都不相同的。
所以只能夠說有這麼一個時候,不能夠說定某年某月某日了。
佛說法的地方.是在中印度摩伽陀國的王舍城。
【印度地方很大,所以分做五印度:就是東印度、南印度、西印度、北印度、中印度。
王舍城,是摩伽陀國一座城的名目。】在王舍城的東北一座最高最大的耆闍崛山裏頭。
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薩三萬二千,文殊師利法王子而為上首。
【解】與字:是同了的意思;就是佛同了比丘眾。比丘:是梵語。
翻譯中國文,是乞士兩個字。乞:就是向人要、向人討的意思;還有上向佛乞佛法,下向世俗人乞食品的意思在裏頭,所以叫乞士。
出家人要受了二百五十條具足戒,【具足戒、是完全的戒法。】纔可以稱比丘。眾字:是許多的意思。
因為和合在一處的比丘,有一千二百五十人的多,所以稱眾。
比丘上加一個大字是年歲大、道德高的比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