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29|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超越世間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1-30 10:29:2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超越世間

  世間人為了生死,悲喜交替;為了生計,憂悲苦惱;為了貧富,斤斤計較;為了有無,惶惶不安。一天當中,忽悲忽喜,忽苦忽樂,好像熱鍋上的螞蟻,失去了方向。因此,在這一個動亂的生活裡,總想有一點解脫自在的生活,超越現實,超越對待。如何超越呢?有四點意見:

  第一、要視生死一如也:一般人以為生可喜、死可悲,開悟的禪師卻視生死一如,坐脫立亡,來去自如。生死,也是觀念的轉變。過去有位母親想要尋死,老和尚告訴她:「既然你生命不要了,就把它奉獻給佛教吧!」她若有所悟,從此在服務的義工生活裡,獲得歡喜,也獲得重生。生死是什麼?如薪盡火傳、如蟬脫殼,此死彼生,「生未嘗生,死未嘗死」;視生死一如,就能超越限制,超越輪迴。

  第二、要視苦樂一味也:中藥裡,甘草味甘,具清熱解毒之效;黃連味苦,亦可解熱去毒,可見甘苦同功也。練功,下苦功夫,才會有所榮耀成就;小丑,內化辛酸,帶給世人歡樂,苦樂亦是同體也。能將苦樂調為一味,認知苦是一種奮鬥、一種增上、一種成果,也就能「處苦境不覺得苦,處樂境也不以為樂」,超越感受,體會中道的生活。

  第三、要視貧富一念也:人生的幸福快樂,貧富不是絕對的條件,也不是判定人格尊嚴的標準;有人粗茶淡飯不改其樂,有人富甲一方,仍然憂愁煩惱。如果心裡擁有滿足、歡喜、豁達、緣份、平安,即使身無立錐之地,也可以超越貧富,享有三千大千世界。

  第四、要視空有一體也:大部分的人視「空」和「有」為截然不同的境界,「有」的,就不是「空」,「空」的,絕對不可能「有」,用二分法把空、有的關係一刀兩斷。事實上,空、有是一體兩面,好比手心和手背都是肉,又好比孿生兄弟,兩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如同杯子空了,可以裝水;口袋空了,可以置物。認識空有一體,可以發揮無限。

  超越世間,就要超越對待,就要超越分別。所謂:「猶如木人看花鳥,何妨萬物假圍繞?」面對紛擾生活,面對萬花世界,內心不會動搖,這就是超越。如何超越世間?有以上四點意見。

  第一、要視生死一如也。

  第二、要視苦樂一味也。

  第三、要視貧富一念也。

  第四、要視空有一體也。


(星雲法語)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0-1-31 17:29:01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31 17:50 編輯
 第四、要視空有一體也:大部分的人視「空」和「有」為截然不同的境界,「有」的,就不是「空」,「空」的,絕對不可能「有」,用二分法把空、有的關係一刀兩斷。事實上,空、有是一體兩面,好比手心和手背都是肉,又好比孿生兄弟,兩者相需相求、相生相成。如同杯子空了,可以裝水;口袋空了,可以置物。認識空有一體,可以發揮無限。

世間,是全然的【有、萬有
世間,不存在所謂【空.有一體】這種事

《大乘入楞伽經》世諦一切。 第一義則
----------------------------------------------------------

空.有一體】指的是【如來藏﹐真如】。而不是指 世間現象

《大寶積經》
如來藏空性之智。復有二種。何等為二。
如來藏。所謂離於不解脫智、一切煩惱。
不空如來藏。過恒沙佛解脫智、不思議法。

《大乘起信論》
真如者。依言說分別有二種義。云何為二。
一者如實。以能究竟顯實故。
二者如實不空。以有自體 具足無漏性功德故。


【如來藏/真如】同時具有不空 之特性
也就是俗稱的「真空」與「妙有」

「真空」與「妙有」同時存在於【如來藏、真如】中,因此叫做【空.有一體】
--------------------------------------------------------------------------

如來藏的「妙有」是屬於無漏的[有]
世間的「萬有」,則是有漏的「有」

你必須先證得【如來藏、真如】,才體驗得到【空.有一體】
否則【空.有一體】只是空談而已,
世間只有「萬有」。而不存在「空」與「妙有」


Rank: 6Rank: 6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20-1-31 18:12:10 |只看該作者
本文最後由 serendipity 於 2020-1-31 18:28 編輯
第一、要視生死一如也。

  第二、要視苦樂一味也。

  第三、要視貧富一念也。

  第四、要視空有一體也。

不論是 一如一味一念一體....
這些都是在講【無差別、無分別】的境界

無差別,無分別】簡言之 就是指:無相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勝義諦中皆同一相。所謂無相無差別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一相一味。所謂無相


修到【無相】,就能達到:
生死一如,無差別
苦樂一如,無差別
貧富一如,無差別
空有一如,無差別
這就是勝義諦境界,亦名如來藏境界

【無相】就是金剛所說的:不能以「相」見如來
【無相】也叫做【真空、如來藏】境界


《合部金光明經》者即是無相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16: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