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3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醫] 小兒厭食好困擾 中醫調理胃口開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醫療天使勳章 藝術之星 美食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2-26 01:00: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小兒厭食好困擾 中醫調理胃口開

家有厭食兒,總讓爸媽煩惱,每到吃飯時間小朋友總是沒胃口,不但用餐時間長,甚至出現餵餐打仗的狀況。孩子如果長期食慾不好、吃得少,看到食物沒胃口,都是「小兒厭食」的症狀之一,每個階段的兒童都可能有這種困擾,而改善這種情況,中醫調理效果十分良好,對症下藥能解決問題。

脾胃虛弱 發育緩易生病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化生之源,是維持孩子生長發育的重要臟腑之一,所以脾虛的小朋友,生長發育一定不會好,各功能發展都會較緩慢,甚至容易生病。小兒「脾常不足」脾胃功能較薄弱,消化及吸收功能較差,再加上小兒飲食不能自調,飲食不知飢飽,有些家長過於溺愛,養成孩子偏食習慣,如油炸、燒烤、甜食、冷飲,都會導致脾失健運,脾胃失調的情況。

◎中醫治療兒童食慾不振,會從以下4方面考慮:

●乳食停滯:因零食、過多甜食、飲食不節制造成消化不良;治療以消食導滯為主,常用的中藥有保和丸、山楂、神麴、麥芽、萊菔子、雞內金等。

●痰濕中阻:脾胃的水分代謝不良,看起來虛胖,氣色差;治療以燥濕化痰為主,常用的中藥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等。

●胃陰不足:指脾胃的消化液較少,看起來比較消瘦,皮膚乾燥,口乾心煩,大便比較乾燥;治療以養陰開胃為主,常用的中藥有烏梅、石斛、玉竹、沙參、麥冬等。

●脾胃虛弱:指先天不足造成消化功能低下,常沒有精神,抵抗力較差,容易感冒;治療時以益氣健脾為主,常用的中藥有香砂六君子湯、黨參、白朮等。

按摩足三里穴位能促進食慾,有助於和胃健胃、通腸導滯的作用,對於脾胃病症如胃痛、嘔吐、腸鳴、便秘等均有療效。

改善生活習慣 避免偏食

秋冬是兒童成長發育的好時機,除了透過中藥輔助外,基本功的養成:培養「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足睡眠」、「預防保健」等良好的生活習慣,尤為重要。只要把握這黃金期好好調養,不僅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增加脾胃吸收,進而達到長高的目的。(作者為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兒科主任)

(自由時報健康醫療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一路好走,寶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8 19:5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