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20|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一人作惡殃及子孫,只可惜子孫是無辜的!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20-3-14 13:43:0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一人作惡殃及子孫,只可惜子孫是無辜的!

所謂「承負」,即一人作惡殃及子孫,或一人作善佑及子孫的主張,任何人的善惡行為都會對子孫產生影響,而人的今世禍福也都是先人行為的結果,如果祖宗先人有過失,由子孫承受其責任。

《太平經》卷三十九載:承者為前,負者為後。承者,乃謂先人本承無心而行,小小失之,不自知,用日積久,相聚為多,今後生人反無辜蒙其過謫,連傳被其災,故前為承,後為負也。負者,流災亦不由一人治,比連不乎,前後更相負,故名之為負。負者,乃先人負於後生者也:病更相承負也,言災害未當能善絕也。

《太平經》中這段文字,將道教固有倫理中「承負說」思想闡述得十分深刻,道教承負觀卻把來世報應的承擔者,說是為現世善惡行為主體的子孫,即主張以作惡殃子孫的承負說。

那麼,道教是如何闡述宇宙人生承負的原理的呢?

1.要相信有前生,有後世。

人的一生,僅僅是生命延續中的一段時光。《雜集論》云:「時者謂因果相讀流轉,假立為時」。生命像鐵環一樣,一環套一環,人的一生一世,僅僅是其中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跟一個人的前生有關係,他不能離開前生;這個環節,還會影響到生命未來的發展。生命像流水,人的一生猶如流水中濺起的一片浪花,浪花雖是短暫,但生命的洪流,卻永無窮盡地延續。生命的延續不是一成不變的,命運的改變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念和行為。假若一個人的心念和行為都是善的修養,那麼生命和精神會得到升華。反之,心念和行為都是惡的,生命就會逐漸墮落。

2.要相信有善有惡。

《道德經》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道教格言「境由心造」,是說人的行為有善,有惡,善惡是相對立的。同時這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由於心的一念化生出來的。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呢?人們對善惡的認識各不相同。有人認為:對我有好處是善,反之是惡。因此,在不同人的眼裡,站在不同的立場,善惡的標準也就不一樣。所以,對於不懂道教承負觀的人,是很難正確認識的。對善惡的定義,在道教儀範《太霄琅書十善十惡》中講得很詳細。

3.要相信有業有報。

業是一種行為,主要有善惡兩種。道經云:「以常清常靜心為善業根,以不善心為惡業根。心常清常靜,故世界常清;心污穢故,世界污濁。」《太平經》解承負訣中指出:「凡人之行,或有力行善,反常得惡,或有力行惡,及得善,因自言為賢者非也,力行善反得惡者,是承負先人之過。」就是說明人一旦做了善行或惡行,將來會流其後世成承五祖。由於一般人愚痴,認為做惡事無人知道,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他就會若無其事。但道教的承負觀認為善惡到頭終有報,至於什麼時候產生呢?只是時間的問題,有可能自己承擔,有可能是來生的子孫,乃至承負三千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20-3-15 19:14:57 |只看該作者
因果者,必有其果;行善者,必得善報;作惡者,必得惡報,如種瓜得瓜之謂也。
有人善事肯為,而偏得事業不如意或病或死,便謂上天無眼,善惡無報,蓋因不知其因也。此皆因祖先有餘殃未盡,累及子孫而受其禍之故也。
為人處世勿怨天尤人,須知因果報應,善惡昭彰,近報於自己,遠報於子孫,絕無差錯,所以善者,其功果必多,其福必長,蔭自己,還蔭及子子孫孫。
為惡者,其罪過必多,其殃必久,害自己,還累及子子孫孫受其禍;所以人之禍福,皆由功過所釀成,豈可不修功而願作惡乎?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1 18:5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