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然而我們要注意:這只是警策能說不能行的人的。
能行而不能說的「老修行」,是不得藉口以自護短的。
因為能行不能說的人,世尊是呵斥為「啞羊僧」的啊!
今日佛教之不興,其病源即在於行解背馳!能解說的不能修行,能修行的不能解說。
以是不能「統理大眾,一切無礙」了。所以文殊章說「如說修行,如行而說。
若不能爾,是亦不能利樂眾生」。必須把說出來的佛法,能夠行出來。
把行出來的佛法,能夠說出來。這樣纔叫「如說修行」。這樣纔叫以「法供養」如來。
第二、利益眾生供養者:諸佛出世,本為利樂一切眾生。
我們所修的善根,皆以救護一切眾生為目的。
諸佛一定大生歡喜!這便是以「利益眾生」供養如來。
第三、攝受眾生供養者:攝受即是攝取。
眾生以差別為性,我們要度眾生,必須方便善巧,隨順眾生的根機而攝取之。
如維摩居士「資財無量,攝諸貧民。奉戒清淨,攝諸毀禁。
以忍調行,攝諸恚怒。以大精進,攝諸懈怠。以禪定攝亂意。
以智慧攝愚癡」。如是以六度法門,攝取一切眾生。
於無量眾生中,不捨棄一個眾生;而必將他安置在佛道之中。
這即是以「攝受眾生」供養如來。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