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20-1-4
- 最後登錄
- 2025-7-2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9482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345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被異化的伊斯蘭教
從伊斯蘭教教義來看,它是主張和平、團結、仁慈和寬容的宗教。但值得注意的是,宗教極端主義作為其中的逆流,無論從歷史層面,還是現實層面,均有程度不同的顯現。
宗教極端主義是伊斯蘭發展的「毒瘤」
伊斯蘭教發展歷史上就存在極端主義思想、行為及其派別。在「四大哈里發」時期,有三任哈里發歐麥爾、奧斯曼及阿里均被極端分子刺殺。阿里接任第四任哈里發後,因穆阿維葉不承認阿里的哈里發地位而於657年爆發了隋芬之戰,阿里營壘的主戰和主和兩派矛盾激化,約有1.2萬人離開阿里隊伍出走,被稱為「哈瓦利吉派」,並在661年1月24日暗殺了阿里。該派不但反對統治階層,還反對不贊成該派政治觀點和宗教信仰的穆斯林平民,認為除哈瓦利吉派外,所有穆斯林都是叛教者;將禮拜、齋戒、誠實、公正均視為信仰的組成部分,甚至將「聖戰」視為第六大功修;認為「穆斯林群體中凡不符合自己觀點的就是異端派,從肉體上消滅異端派是他們的宗教責任,從而開創了穆斯林暴力恐怖主義的先河」,使得「哈瓦利吉派的極端主義哲學從此成為穆斯林激進分子的理論源泉。」
此外,早在倭馬亞王朝和阿巴斯王朝期間,「已經出現了有關教義上的『極端派』的名稱」,並有學者提出「真主的精神或本體可以『潛入』人體、真主的旨意能夠『變換』、真主會把某些神權委託凡人(『委權』),或提出伊瑪目靈魂中的神性可以『移居』而代代相傳,或聲稱神人同形同性、人具有神性、人是神靈的化身等極端教義」,直至10世紀才被「最終拋棄。」但在10世紀,因罕百里教法學派與阿巴斯王朝哈里發間圍繞《古蘭經》是天啟還是人造問題上的持續論爭,造成了巴格達的社會騷亂甚至暴亂,尤其是由該派追隨者組成的暴民襲擊什葉派穆斯林、犯罪的遜尼派穆斯林,以及洗劫商鋪、攻擊街頭女藝人,旨在利用下層民眾冤苦來策動社會騷亂,結果遭到政府軍隊的鎮壓,故罕百里教法學派「在伊斯蘭歷史上,被視為反哈里發政權、不斷製造麻煩的群體,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政權鎮壓。」如果說阿里時期出現的哈瓦利吉派是「以極端的教義和無情屠殺聞名」、有組織的宗教社團式極端主義的代表,那麼,十字軍東征時期伊斯蘭教中的阿薩辛派不僅刺殺十字軍的王公,還刺殺教內政敵和無辜穆斯林,其極端主義影響更遠。事實上,阿薩辛派是伊斯蘭什葉派伊斯瑪儀派的一個異端支派,歷史上被稱作「新宣傳運動」。哈桑·伊本·薩巴哈自稱為「新宣傳運動的總傳道師」,傳道員在總傳道師的指揮下發動襲擊、掠奪財物、占領地盤等,因其只講目的而不講手段,甚至一度把暗殺發展成一門藝術,且在伊斯瑪儀派基礎上衍化出了「不可知論」,宣稱歷代先知都是多餘,只崇拜「能將他們活著送進真主花園的」總傳道師,旨在將入會者「從伊斯蘭教義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其暗殺行為所產生的負面影響極為深遠。
18世紀興起的瓦哈比運動,因其「為面對危機卻苦無出路的穆斯林指明了一條道路」,而凸現出伊斯蘭復興運動的共性,但因其「旨在清除伊斯蘭的『內敵』,而不是抵抗非伊斯蘭的『外敵』,主要針對伊斯蘭世界內部的衰退危機,而非因應西歐國家體系的衝擊」等舉措,使得瓦哈比運動並未促進穆斯林的團結,反而由於政治上的部族屬性與宗教上的嚴厲立場,深化了奧斯曼帝國內部以及穆斯林之間的分裂。如18世紀末19世紀初,瓦哈比派將其針對非瓦哈比派穆斯林的「聖戰」合法化,導致了第一波中東暴力浪潮;20世紀出現了瓦哈比派針對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當權者的劫機、暗殺和爆炸等事件,且形成了第二波和第三波暴力浪潮,直至「九·一一」事件的發生,這才引起西方國家的高度重視,尤其是「現代瓦哈比派中的一些激進分子公開反對不同宗教、種族間的寬容與和睦,主張通過『聖戰』正本清源,倡導『塔克菲爾』理念,營造出催生激進主義、封閉狂熱的社會環境,在全球推進暴力恐怖事業。」此外,1979年11月,瓦哈比武裝分子以伊斯蘭救世主「馬赫迪」名義攻占麥加禁寺以反抗沙特王室政權;1979年12月,阿富汗戰爭爆發,本·拉登在美國豢養下開展抗擊蘇聯的「聖戰」。這兩大事件的相繼發生對伊斯蘭復興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也使得宗教極端主義勢力乘勢泛起:它不僅在個人層面上強調宗教功修(到清真寺做禮拜、齋月封齋、禁酒、禁賭),而且在媒體上開播伊斯蘭節日,傳播伊斯蘭文學,興辦各類伊斯蘭協會,穆斯林學生協會贏得大專院校選舉勝利,「達瓦」宣教運動致力於使非穆斯林皈依伊斯蘭教,還致力於穆斯林社會的「伊斯蘭化」,深化他們的伊斯蘭學識和責任擔當。十餘年阿富汗的抵抗運動使蘇聯最終撤出阿富汗,並促進了伊斯蘭教在該國的全面復興。但當時美國對抵抗組織的援助還起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後果:推動了極端的伊斯蘭主義從西亞非洲向全球蔓延,且逐步形成了「全球聖戰主義」,並分別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及21世紀形成3次浪潮,尤其自中東劇變以來,「基地」組織的捲土重來與「伊斯蘭國」的乘勢坐大,均表明宗教極端主義全球泛起的不爭事實。
總之,自伊斯蘭教誕生以來就存在極端主義思想、行為及其派別,宗教極端主義也因此成為伊斯蘭發展的「毒瘤」。事實上,從伊斯蘭教義來看,伊斯蘭教主張和平、中正,反對任何形式的極端主義,號召穆斯林在「謹守中道」(《古蘭經》25:67)中「尋求一條適中的道路」(17:110)。可見,宗教極端主義實為伊斯蘭教被異化的產物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