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72
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壓力,小老鼠必須跟著它跑,最後呢,就是一個陷阱等著牠, 就叫作死亡。貓說﹕你換個方向,意外死得更早,所以這就是形容生死。誰沒有生死呢?為什麼有生死,要把這個原因找出來。所以不管中西哲人宗教家,都是追求生死的根本。為什麼人有生死,怎麼樣能了生脫死?為什麼人有苦惱,怎麼樣了卻苦惱?苦都是因為人有身體,因為這個東西,受苦都是由它在受,所以叫做業報身。造了什麼業,就受什麼報 。假設說沒有身體的話,不痛不癢的怎麼報?人 不可能不受苦啊!必須有身體來受苦,所以身體就是受苦的接收器。接受這苦,苦是從哪裡來的?必須有一個因。因地造了什麼業,就結這個苦果,苦就報在身上。古人云﹕人人愛此色身, 不知身是苦本,各各貪圖快樂,不知樂是苦因。人人都是這一條路。 所以,佛出世說了四十九年法, 法華經說,為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世,開示悟入﹕ 開佛知見, 示佛知見, 悟佛知見, 入佛知見。什麼叫作一大事因緣? 就是了生脫死。你說你學佛是幹什麼?也是為了了生脫死。講得比較直接的話,學佛就是了苦。佛告訴你,要了這個痛苦的話,你必須要了生死,生死是痛苦的根源,了生死必須先了卻你的煩惱,有一定的程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