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2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632
- 閱讀權限
- 90
- 文章
- 624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楞嚴經淺釋00026
真正要修行學佛的話,還得從這裡六根門頭下手,能所俱泯是什麼意思?不管哪一法門,都要修能所俱泯。能就是六根,是一個主體,一個subject,所就是一個客體,等於object。這個主體跟客體互相作用,產生的是什麼?是識!識是什麼?分別心,識就是知識。但是覺知導引我們走向錯誤的方向,認識的不是性體!性體變成一種知識,這就錯了!為什麼錯了?沒認識自己,把自己越丟越遠,認識了這個身體,認識了這個妄識,這是我的心,這是我的感受,這是我的親戚,這是我的朋友,是這樣子認識,來這麼一套,把自己給害了。
沒認識到真正的自己,自己是什麼呢?原本就具有佛性,具有三因的佛性﹕什麼叫三因的佛性?我們知道佛性就是覺性,覺性有三個特質,三個層次。
人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覺性。佛性有三因﹕一個是正因的佛性,一個是了因的佛性,還有一個是緣因的佛性。佛性有三種作用,一就是三, 三就是一,其實就是一個。三個不同的面相,三種不同的作用,雖然講三,其實是一。佛性三因,正因的佛性稱作理性,為什麼叫他理性,就是道理,
沒有實際的東西,他就是一個理體,就是一個性體,正因的理性。 了因的慧性,了就是明了明白,明白就是智慧,這是了因的慧性,明白就是智慧。第三是緣因的善性,緣是緣起,佛種從緣起,緣也很重要。你不結佛緣沒辦法成佛的,想成佛要種下佛的種子,必須結這個緣,因為結了佛緣,所以你才會聽經聞法長智慧,這個叫緣因的善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