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5-20
- 最後登錄
- 2025-8-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045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40055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大方廣」,約事相謂:此是大乘經,敘八地至佛果境界,故名大方廣。
約理:「大方廣」為人人本具真心理體。理深難明,今據華嚴疏鈔及諦閑大師輯要疏,融天台、賢首之說,略作簡介。
眾生本具佛性,有佛性者,皆可成佛。佛性即真心,妙不思議!「大方廣」指眾生本具之真心理體而言,此心具無量功德,所謂「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故台宗以性體、性量、性具釋,起信論以體大、相大、用大解,若要雙陳,數日不盡,故僅能略說。
「大」,疏云:「大以當體得名,離絕為義。」當體,指真心理體,廣大無邊,楞嚴經云:「十方虛空生汝心內,猶如片雲點太清裡。」
十方虛空置真心中,如天空中的一片彩雲。
又云:「空生大覺中,如海一漚發。」大覺即真心。
虛空處大覺海裡,如海中一個小水泡。顯心性豎窮橫遍,無外之大,非對待之大,含一切法。
「離絕為義」,心性離過絕非,不生不滅。單「離過絕非」,就有得說了,所謂「離過」,離四過也,即「有、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四句,
任何事都可配合四句,唯心性不拘於此。細分,四句下各具四句,為十六句,又合過、現、未三世,三世各十六句,成四十八,
再配已生起、未生起,各四十八,共成九十六句,加上根本四句,剛好一百句,楞嚴經有詳說。 |
-
總評分: 威望 + 1
查看全部評分
|